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饮用水安全 >> 

从1亿到1.6亿 我国调高十一五饮水指标

时间:2006-11-1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肖明

    “北京已经没有可供游泳的河流,即使南水北调,也不能保证水干净能用。”

    11月14日,在联合国2006人类发展报告发布会上,北京市环保专家马世豪的话语,印证了中国水资源的尴尬。

    在当日举行的“透视贫水:权力、贫穷与全球水危机”为主题的会议上,联合国发布警告说,尽管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的不断上升,但是由于中国国内人均水的可用量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中国在确保水的持续性供给上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据悉,鉴于中国水资源面临污染,以及用水紧张的问题加重,国务院甚至在今年8月30日举行的常务会议上,将原来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十一五”期间解决“1亿农村居民”饮用水质不达标水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指标,上调为解决1.6亿农村人口饮用水问题。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副司长李远华透露,由于上述指标调高,到2015年即下一个五年计划末为止,全部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将全部解决,此意味着中国在饮用水安全领域将提前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联合国也认为过去中国在居民用水等卫生、教育等领域取得进步。该报告显示,仅在过去三年中,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上升了25位,于2004年达到0.768,在175个发展中国家里名列第81。 

    不过,联合国报告指出,中国仍不可掉以轻心。联合国在当日警告说,在为全国将近一半人口提供用水的海河、淮河、黄河水系中,有超过70%的水由于受到污染而不能为人类使用。同时,气候变化可能加剧中国的水资源供给压力,这将直接影响到生活在水资源稀缺的华北地区5.38亿人的生活。 

    据悉,中国水资源尽管总量和人均量并不少,但是由于季节性和区域性因素,中国华北地区的问题要更加严重些。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坤民指出,问题在于由于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第一位的因素没有变化,一些环保的努力会功亏一篑。"淮河不管投入多少治理,只要一个厂的污水一排就前功尽弃。" 

    今年前三个季度,单位GDP能耗指标已经开始下降,但是污染物的排放还在增加,其中水污染的形势不容乐观。而南水北调,尽管华北水资源总量紧张会缓解,但是水质量仍是个问题。记者获悉,全国有关环保以及居民用水的投入预备将会大幅增加。 

    有国家环保总局的人士此前指出,"十一五"期间的环保投入有望再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20%。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副司长李远华则指出,全国每个农村居民的饮水投入将达到402元,而最终用水价格将不会上升。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