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南水北调 >> 

南水北调引来如潮争议

时间:2006-10-23 来源: 作者:

    但人们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上并未达成共识。水利部(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等机构的官员们支持实施最先由毛泽东在1952年提出的南水北调计划。中国政府由于担心外界批评其环境政策,因此允许对这一工程的具体规模展开某种程度的公开讨论,这在三峡工程当年上马前是不存在的。

    作为中国第二大河,黄河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就相当于密西西比河之于美国人。它对孕育中国远古文明起了重要作用,兰州、乌海、包头、开封和济南等主要城市都位于黄河沿岸。当黄河中下游1997年出现严重断流时,中国人在震惊之余开始了反思。这条因携带大量泥沙而得名的河流经常泛滥成灾,因为它下游的河床要高于周围地面,这使黄河获得了“中国之忧患”的名声。

    中国政府在2001年底宣布,将开始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水引到黄河及其周边地区。

    这一工程全部完工预计需要数十年时间,累计投资估计将超过600亿美元,它将分东、中、西线修建三条引水渠,把近450亿吨长江水引向北方。东线引水工程将在现有京杭大运河的基础上兴建,这条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全长1,800公里,最早兴建于1,400多年前。

    东线工程的一期将在2008年之前把长江水引到东部省份山东及北方港口城市天津。

    到2010年时,从长江支流汉江向北京输水的中线引水工程将会完工,中线引水渠大部分为明渠,但穿越黄河的一段将为地下渠道。

    中线引水渠沿线的约22万居民需要动迁,这条引水渠将穿越一系列古代建筑和考古遗迹。提高对被占农田的补偿增加了引水工程的建设成本。据官方通讯社新华社(Xinhua News Agency)报导,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张基尧今年5月表示,东线和中线工程的建设成本已被向上修正了80%,达到280亿美元。

    西线工程将通过开凿在山 间的一系列渠道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向黄河。这一工程定于2010年开工。

    该工程的规模甚至会使渠道和堤坝绵延数百英里的美国加州引水工程相形见绌,而它引发的争议也丝毫不比美国这一农业灌溉工程当年逊色。美国那些工程因将水引向远离自然水源地的大城市而造成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环保人士担心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中国。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林凌教授今年夏天编辑出版了一本书,书中收录了60位专家和学者质疑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文章。

    林凌说:“我仍然坚持认为,政府在最终决定上马像南水北调这样一个大工程之前,需要发动官员、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广泛讨论,以避免今后犯大错误。”他说:“现在是2006年,在西线工程2010年开工之前我们仍然有充足的时间对其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研究。”

    这本书的文章作者们称,西线工程在生态方面弊大于利。它将降低西南地区一系列水电工程的发电能力。这本书出版之际四川省恰好遭受了50年一遇的大旱,那里等待取水车供水的人排成了长队。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