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南水北调 >> 

南水北调引来如潮争议

时间:2006-10-23 来源: 作者:

    黄河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但它有时候却会出现断流,这种现象正是中国水危机日益严重的生动写照。

    现在,一项与当年三峡工程一样雄心勃勃且充满争议的黄河拯救工程又被提了出来,人们计划从水资源丰富的中国南方调水上百亿吨给黄河以及北方那些依靠黄河水生存的城市。

    这一项目的批评人士担心,以耗费数百亿美元资金以及造成环境损害为代价换来的只是中国北方长期水缺乏问题的暂时缓解。但水利官员们认为,要想使中国蓬勃发展的城市获得充足的供水,缓解过量使用黄河水以及中国北方地下水严重超采的问题,上马这一项目是唯一的出路。

    就在围绕这一项目的争论不断加剧之际,北方严重的缺水问题已经迫使中国政府不得不提早建设这一项目的部分输水管网,以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能有充足的供水。

    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北京师范大学刘昌明教授说:“这是一个我们不得不上马的项目。在环境保护和商业开发之间必须有所牺牲和妥协。”

    刘昌明是黄河水利委员会(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一个专家小组的成员,这一小组的科学家们正试图将该项目的长江上游引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这一项目的批评和支持人士都承认中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性。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北京人的水资源拥有量更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十分之一。中国严重缺水的城市约有136个。虽然农业灌溉占用了大部分水资源,但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量也在迅速增加。

    污染问题则使水资源危机进一步恶化。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有3亿多人无法获得清洁的饮用水,他们几乎占了中国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原因是中国一半以上的主要河流都遭受了严重污染。中国四分之一的河水已不适合于工农业使用。经纪公司里昂证券亚太区市场(CLSA Asia-Pacific Markets)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水资源不足使中国的工业产值平均每年少增长250亿美元,并使工业产值每年损失190亿美元。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的马军估计,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10年北京将每年缺水100亿吨。该中心编制了一个有关中国河流污染情况的数据库。

上一页 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