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南水北调 >> 

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用水量全面达到负增长形势下及时修正调水规划方案的思考

时间:2006-11-02 来源: 作者:柯礼丹

3)及时修正和完善调水规划和建设方案

    应该指出,受水区用水量虽然达到全面负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地区不缺水了, 或者不必再调水了。受水区处于华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这个地区的降水量和需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历史上特殊干旱与连年干旱情况时有发生。为提高城市供水的保证率,确保城乡人民饮用水的安全,改善河流生态,从长江或黄河进行跨流域调水补源还是必要的。

    由于受水区城市工业用水增长趋缓并正向零增长过度,城市生活用水持续增长但占总用量的比重较小。因此,原规划以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主要目标的调水工程就应重新定位,工程规模,输水方式和经济评价等方面也须作相应的修正。

    如果将南水北调的水量用来置换黄河以北由于城市工业用水超采的地下水和挤占的农业用水,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①城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自来水厂可以封井,但农村超采区则难以做到。按照国家规定,农民在定额内的用水是不收水资源费的。正如目前引黄入晋工程所遇到的引黄水消化不多,但地下水仍在超采的情况。

②在受水区农业用水持续减少的情况下,农业将首先利用当地的水源,而不易接受外调水。1995年开始的引黄济卫(河)工程,将黄河水引入河北省衡水地区,每年分配的引水指标为5亿m3,但10年来,实际平均每年引水不足0.5亿m3,原因是引黄水价0.5/m3 比当地水源水价贵,而拟议中的引江水价要比引黄水价还贵几倍,农民更不容易接受。

③农业用水的负增长,受水区出现了一些良性发展,地下水持续下绛的趋势趋于缓和。如北京市从1996年起通过划定超采区,控制开采以来,已基本上做到平水年地下水采补平衡,水位不再下绛。

④综上所述,以引江水换置超采的地下水和被挤占的农业用水是否可行,主要取决于农民的意愿,他们会在水价和节水中选项。

    建设方案的修正取决于需水预测的复核结果。一般估计,受水区全面呈现用水量的负增长后,城市用水将大幅度的调低。

①届时,中线工程建设就应考虑是否有必要加高涉及到20多万库区移民的丹江口水库大坝。

②中线输水工程的明渠方案是否可以适当改为渠、管(道)结合;如果向干枯河道生态补水还可以与现有河道输水相结合。

③东线引江受水区不愿意接受难以保证水质的引江水,是否应考虑引江水暂不过黄河的方案。

④需水预测复核和规划方案修正之前,目前的施工方案应作出相应的安排,尽量减少土地占用和经济损失。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 下一页 共5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