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超乎国家利益之上

时间:2007-06-06 来源: 作者:

   【背景】从529日开始,受太湖蓝藻爆发影响,江苏省无锡市大批城区居民家中自来水水质骤然恶化,气味难闻,无法正常饮用,超市中纯净水被抢购一空。

  从今年五一长假期间开始,太湖湖边某些地段就已经散发出臭味。连续高温高热,导致太湖蓝藻在短期内急剧爆发,令水源水质迅速恶化,最终影响了居民用水。

  无锡市城区供水来自牵龙口水厂和南泉水厂两个取水口。今年57日,太湖蓝藻第一次大爆发后,无锡市自来水公司就已经停用了牵龙口水厂的水源,仅以南泉水厂为主要水源。而从28日晚开始,南泉水厂水源也受到蓝藻爆发的破坏。

  蓝藻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藻类原核生物,常于夏季大量繁殖,腐败死亡后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太湖广阔湖区周边的凹槽水湾,水体流动性差且富营养化,为蓝藻多发地带。无锡市城区水源地梅梁湖,正属于这类区域。根据资料,在往年,太湖蓝藻一般会在5月底6月初爆发,而今年从425日起,太湖的梅梁湾就出现了大规模的蓝藻,比去年提前了近一个月。

  梅梁湖每年都爆发蓝藻,但是一直没有影响水源,今年之所以情况特别严重,专家认为,应是水情变化所致。水量小、气温高,水中营养盐水平也足够藻类繁殖。今年14月份,太湖水温高于正常年份1.88度。4月平均温度为近25年来最高。425日后,太湖水温一直维持在20℃以上,正适合藻类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今年14月份,太湖水位处在25年来的最低点,加之太湖45月间盛行东南风,湖区蓝藻被汇集到梅梁湖区。

  而蓝藻频繁爆发的内因,则是太湖富营养化持续处于较高水平。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花了很大力气治理太湖污染,但太湖营养盐水平一直处于同一个量级上,氮、磷等营养盐水平没有明显改善。

  危机发生后,有关部门启动了应急措施,通过向太湖引入长江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来冲走蓝藻。

  据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2日报告:当天对无锡市几个自来水厂的出厂水水质进行了取样检测,结果显示这几个水厂的出厂水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

  《财经》杂志学术顾问汪丁丁认为,面对环境问题,特别是在谈及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时,不少官员缺乏令人钦佩的天下主义态度。他们往往有意无意地暗示,是西方国家为压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过分地强调了环境保护问题。他们虽然承认,中国和东欧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年度排放区域,但他们立即强调说,西方国家是二氧化碳累积排放的最大区域。

  汪丁丁的看法是,不论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真相仅仅是——只有一个地球。其实,真正的儒家以天下为己任,从不像西方列强那样斤斤计较于地方国家的利益。这才是宋儒、康德、斯密所秉持的道德情怀,这才是世界公民的理念。

  由于强烈的外部效应,仅当有最大多数的世界公民参与时,环境的权利诉求才可能被尊重。紧迫的时间,不允许世俗政府之间的外交谈判缓慢持续下去。当地球与人类的生存成为问题时,不能解决这一紧迫问题的政府,不论它的权力是谁授予的,都将丧失合法性。

  他说,处理无锡市自来水污染事件,政府紧急征调清水,确可解一时燃眉之急;但观念仍是陈旧的,真相仍被普遍地忽略,经济增长仍是各地政府追逐财富”——便捷性或未来努力减小的程度——的最重要的途径。

  太湖是中国的重点水域,每月都由环保和水利两大部门监测发布水质报告。但汪丁丁认为,这些报告所披露的问题长期被忽略甚至被隐瞒,才导致太湖生态这一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超过了富营养化阈值。可以预测,这一复杂系统的主要指标在短期内不会因政府的应急努力而恢复到阈值以下。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环境问题超乎国家利益之上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