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给太湖亮红灯 专家建议:跳出怪圈共同治理

时间:2007-06-1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赵永平

跳出“越治越污”怪圈,太湖期待共同治理

有关人士指出,太湖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直接导致蓝藻的疯长。因此,这次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除了天气原因,水体污染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追溯太湖污染治理的历史,时间可谓久矣,但太湖水质却每况愈下。

上世纪90年代提出“2000年太湖水变清”目标,当时估算每年进入河道和湖泊的工业废水只有5.4亿立方米,生活污水的年排放量也只有3.2亿立方米左右。而到了2000年,排放的污水量却增加了5倍:监测数据显示,当年太湖流域点源污水排放量53.3亿立方米!

太湖,我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打开地图会发现,如果把太湖流域视为人体的话,太湖就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7城市的“心脏”。纵横交错的河网,就是维系该地区生存和发展的各类“血管”。

 既然如此,治理太湖不是一省一市的事情,环湖城市必须携起手来!

“我们的态度是从自身做起,带头治理太湖。”无锡市有关人士表示。他同时大声疾呼:“太湖涉及苏浙沪两省一市13个县市,沿湖城市都要积极治污,共同保护太湖!”

“一定要树立一盘棋的观念。”区域问题专家、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认为,目前已经有了一些现成的机制和载体,比如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关键是如何增强其权威性,使其充分发挥管理、协调、监督的职能。同时,在上下游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功能区之间,应当建立一种利益补偿机制。

“不要总等到发生危机才想到共同治污,这样往往会很被动,经济损失不说,还可能引起公众恐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徐长乐说。(汪晓东

1.9亿立方米长江清水调入太湖

为应对太湖蓝藻暴发,根据水利部指示,5月30日太湖流域管理局最大限度地加大“引江济太”调度水量,长江引水量已从160立方米/秒增加到220立方米/秒,入太湖水量已从100立方米/秒增加到150立方米/秒。同时,严格控制环湖口门运行,适时减少太浦闸泄量。

目前,已调引长江清水3.67亿立方米,入湖1.9亿立方米。通过“引江济太”,太湖水量得到了有效补给,望虞河主要水质指标由劣V类改善为Ⅱ—Ⅲ类。直接受水的太湖贡湖水域水质明显好转,承担着无锡市20%居民供水的锡东水厂水质稳定。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蓝藻给太湖亮红灯 专家建议:跳出怪圈共同治理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