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 | 水务大会 | 中国水协 | 新闻 | 专题 | 企业之窗 | 求职招聘 | 会展 | 招标信息 | 行业分析
·学术 | 学术论坛 | 行业手册 | 专家 | 书籍 | 行业图纸 | 论文下载 | 软件 | 通知公告 | 工程范例
·交流 | 资料搜索 | 业内辩论 | 点评 | 留言 | 在线投稿 | 网站服务 | 会员 | 友情链接 | 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都市世界 能源世界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事件专题 >> 透视全球气候变暖 >> 百家评说 >> 
 
“硬指标”叩问执行力
时间:2007-08-10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芳、丛峰
 
 

——2007年上半年节能减排行动透视  

    节能减排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征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关税、调高高耗能企业电价……面对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式,2007年上半年,国家有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的整治行动。  

    人们关注着:节能减排,碧水蓝天,究竟需要多少硬约束才能撬动各级部门的执行力?  

    调控风暴掀起节能减排冲击波  

    2007年的节能减排风暴,比以往来得更猛烈些。  

    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然而,2006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  

    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今年是关键。温家宝总理最近郑重提出,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各级政府要下大力气、下真功夫,履行政府向人民的庄严承诺。  

    今年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和采取了一系列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的措施及相关行动:加快淘汰电力、钢铁等八大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今年实现节能31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硫40万吨,减排COD62万吨;要求各地清理自行出台的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8部委联合开展全国性清理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专项大检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节能减排风暴在各地相继刮起:  

    河南省提出到2007年底,县县建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的目标。  

    山西省对400多家高耗能企业执行高电价,从原来的每千瓦时0.05元调高到0.20元。  

    成都市关停了拥有20万千瓦级火电机组的华能成都电厂,为城市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9万吨,烟尘8000吨。  

    上海市淘汰600种落后工艺,对重点用能大户实行能源审计,开展千家企业能耗对标管理……  

    记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赴一些省份采访时发现,各地、各行业已不断向高能耗、高污染宣战,如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实施节能工程,实行区域限批,加强环保监督检查等。据统计,仅山东省省、市两级上半年就拒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此类项目186个。  

    新一轮投资扩张再亮警示信号  

    然而,人们注意到,在国家出台的一道道调控金牌令下,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投资扩张依然未得到有效遏止。  

    来自发展改革委的有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投资增速达到25.9%,高于去年全年的24%。投资增长依然主要来自于高耗能的第一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主要耗能产品的产量增速明显加快,是由于在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和资金等要素支撑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比项目、扩产能的意图较为强烈。

  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禁止对高耗能企业实行优惠电价的政策在一些地方贯彻落实得不好。有14个省份以实行发供电联动、协议供电、大用户用电直供等名义自行出台了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减排工作检查中,一些工业园区成了环保重灾区。国家环保专项行动督查组日前在对安徽省合肥、蚌埠等5市进行检查时,就发现了23家企业超标排污,其中包括合肥海尔、合肥日立等一批知名企业。  

    在这些地方的工业园区里,企业环评多数项目由开发区管委会自行审批,属于典型的越权审批。企业没有按照三同时的要求建设治污设施,长期违法生产,污水的PH值严重超标;有的长期不征收排污费,环境管理处于真空状态。  

    各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继续高速增长的势头,给当前的节能减排工作亮起了红灯。国家能源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周大地表示:去年设定的节能减排目标没有实现,今年前五个月仍没有出现重大变化,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节能减排为何难以伤筋动骨  

    4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时,连续用了六个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  

    这六个深刻地概括了当前一些地方在执行节能减排任务时存在的顽症。正是由于以上原因,节能减排工作在许多地方仍停留于小打小闹,远远没有达到国家和群众所期望的伤筋动骨的地步。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一些地方,为了局部利益甚至产生出一些对抗国家相关政令的六大怪相  

    ——纸上谈兵。对于国家有关文件和要求,停留在传达、通知的规划层面,汇报上半年节能减排的效果多为含糊表述。  

    ——抓小放大。今天关停一个小水泥厂,明天清理两个锅炉,对那些耗能和污染大户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耍弄碍眼法。遇到各级部门的清理检查,就把前几年关停的小水泥厂、小电厂、小钢铁厂拿出来重说一遍,故意模糊时间概念。 

    ——大搞拖延术。对于必须关停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能拖一天是一天,早晚都要关的,晚点关;限期可长可短的,设限长一点。  

    ——害怕啃骨头。对于一些级别高、效益好、背景深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采取遇到石头绕路走的策略。  

    ——顶风上马。一些偏远地区,对中央早就要求应当取消的地方优惠政策,仍然不予取缔,继续支持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发展。  

    记者采访一些地方领导时,谈到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效果,他们举出的数据大多截止到2006年底。当记者问到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时,他们往往顾左右而言他  

    GDP看得见、摸得着,而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等,则需要较长时期才会显露出来。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叶如棠深感忧虑。他认为,之所以产生如此多的怪现象,就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执行力不到位,而执行力不到位,缘于利益约束不到位。 

    执行力到位才能换来碧水蓝天  

    经过几轮宏观调控,我们不能再简单地停留在口头贯彻调控措施上,而是要建立起保证经济长期平稳发展的内生机制。要撬动地方政府的执行力,还需要更多的硬约束和办法。中华环保世纪行执委会主任何嘉平说。  

    一些经济学者分析,长期以来,国家对资源实行低价政策,这意味着谁多消耗资源谁就多分享经济利益。扭曲的价格信号对企业产生逆导向,使经济增长中的很多突出矛盾难以解决。因而用市场力量倒逼企业节能减排显得至关重要,提高资源税是一种必然趋势。  

    据了解,为了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国家将在下半年采取以下三大措施:建立健全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暂停环评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综合运用价格、收费、财政等政策,使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承担起应当支付的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硬约束如何硬起来?全国人大环资委专家建议,应健全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完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制度换约束;加强信息披露力度,定期向社会公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引入第三方评估,以透明换监督;三是对未完成节能减排指标的地方、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必须处罚到位。如区域限批”“加大处罚力度”“限制提拔等,以责任换执行。  

    节能减排不仅是十一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更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专家认为,完成硬指标关键看地方执行者的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  

    特稿:节能减排再出令牌脉络日渐明晰  

    《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的出台,是一系列重大政策方针的延伸与细化,在操作层面将更见实效。  

    613日,也就是200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四天,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指出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是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六大突出问题之一,而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更是被提升为当前的工作重点之一。  

    6月初,《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简称《方案》)正式出台,明确了2010年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并出台了八个方面的措施大力促进节能。在这份文件中,无论是对节能减排的执行力度,还是对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中央决策层强化节能减排工作的决心与意志都表露无遗。  

    新华视点:节能照明--必须面对的选择  

    新华网北京7月2日电(记者李亚彪、江国成)自从告别火光照明以来,电灯已然与人类密不可分。在我国,照明用电量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12%。  

    今天的电灯同它刚刚诞生时一样,再次成为热点:中央提出要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抓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两个最大彰显中央节能减排的决心,而推广高效节电照明系统,正成为十一五中国十大节能重点工程之一。  

    特稿:节能减排行业协会凸显第三方优势  

    在全市的节能减排工作中,上海各个行业协会在宣传发动、技术创新、自律规范等各方面都展开了积极行动:既为企业做好技术服务,解决企业困难;又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其独特的第三方优势日益凸现。

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一个普通百姓的"碳排放清单"  

    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对碳排放的控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事务。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2000年~2004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增加3.2%,大幅超过1990年~1999年年均1.1%的增长率,经济增长、人口增加以及制造业规模的扩大都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国已通过制定节能减排措施积极参与全球控制碳排放。其实,控制碳排放不仅是国家大事,也与每个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业内交流
更多关于 “硬指标”叩问执行力 的资料
 

热点专题

2018水世界企业高级会员

第十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大
最新更新论文
最新图纸更新

絮凝沉淀池图纸

臭氧消毒制备间及接触氧
·絮凝沉淀池图纸
·臭氧消毒制备间及接触
·气浮机图纸
·造纸废水全套图纸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09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62082号-1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947号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814
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导航 -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