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 | 水务大会 | 中国水协 | 新闻 | 专题 | 企业之窗 | 求职招聘 | 会展 | 招标信息 | 行业分析
·学术 | 学术论坛 | 行业手册 | 专家 | 书籍 | 行业图纸 | 论文下载 | 软件 | 通知公告 | 工程范例
·交流 | 资料搜索 | 业内辩论 | 点评 | 留言 | 在线投稿 | 网站服务 | 会员 | 友情链接 | 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都市世界 能源世界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事件专题 >> 透视全球气候变暖 >> 动态趋势 >> 
 
助长全球气候变化VS.投入能源革命,选后者,更划算
时间:2007-08-23  来源:  作者:
 
 

IPCC《减缓气候变化》出炉,报告提出解决方案,催促政府立即采取行动

    “新能源一代的青年在Khun Samutchine村的一座寺庙前,该村是泰国第一个因气候变暖导致沿海风暴,因而被海水侵吞的村庄。这座庙宇曾远离海岸线数千米之外,如今,海岸线已近在咫尺。

    泰国 , 曼谷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最新发布的《减缓气候变化》报告指出,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是关键;接下来的二十多年紧关节要;改变能源利用方式的花费,比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损失要少。绿色和平呼吁,采取对策,行动起来,迫在眉睫!

      IPCC的评估报告是国际社会认识和了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2007年初,IPCC发布了迄今第四份评估报告的第一部分《物理科学基础》和第二部分《影响、适应性和脆弱性》,分别阐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的破坏,指出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因,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人类将迎来洪涝、干旱、疾病、饥荒、缺水、冰川消融、海浪侵吞、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灾难。此次的《减缓气候变化》则指明了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免全球变暖导致灾难性后果。  

     “
这份报告让我们对将来的选择空前明朗: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迫在眉睫!国际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Stephanie Tunmore说:耽搁越久,升温越多,影响越大。若不立即采取对策,对全世界数十亿人来说,结局只能是坐以待毙。

 
科学的算盘

    报告指出,应采取措施,使未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根据这份报告,假定能够实现在2030年将温室气体的浓度控制在450ppm550ppm(百万分之一)二氧化碳当量之间,全球GDP可能损失0.2%-3%,平均每年不到0.1%,可见,有效减排措施的花费,对GDP的影响不大。  反过来,如若不采取措施,一切照旧,我们要为全球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后果付出多大代价呢?IPCC没有给出这一数字,但是根据英国政府《斯特恩报告(Stern Report)》(2006年十月),气候变暖恶化的代价会是全球GDP510%,在最恶劣的情况下,这一数字甚至会达到20%!  

双赢的选择

    国际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Sven Teske说:2030年之前,每年建立新发电站需要20002500亿美元,这基本等同于目前对化石能源的资金投入。绿色和平的全球能源愿景认为,转变这笔钱的投入方向,投资可再生能源及发电,可以让2030年前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半。对于地球和人类来说,这是个双赢的选择!”    

执行的力量

        IPCC
作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怎样让各国政府聆听他们的发现?IPCC主席Rajendra Pachauri指出,IPCC的报告是科学依据,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还必须有执行力量。——这正是全球数百万人业已行动起来的原因。他们正在游说政府官员,让他们改变投资方向,做出明智的选择。

你也可以拯救气候

      遵循简单的步骤,我们每个人不仅可以节能,省钱,顺便还能拯救我们地球的气候。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业内交流
更多关于 助长全球气候变化VS.投入能源革命,选后者,更划算 的资料
 

热点专题

2018水世界企业高级会员

第十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大
最新更新论文
最新图纸更新

絮凝沉淀池图纸

臭氧消毒制备间及接触氧
·絮凝沉淀池图纸
·臭氧消毒制备间及接触
·气浮机图纸
·造纸废水全套图纸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09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62082号-1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947号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814
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导航 -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