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已投产的几座污水厂进、出水水质及分析:
ICEAS工艺:
指标(mg/l) |
|
昆明三污厂 |
昆明四污厂 |
通海厂 |
江川厂 |
CODCr |
进水 |
150~200 |
310 |
437.6 |
185.9 |
出水 |
<25 |
12 |
7 |
16.2 | |
BOD5 |
进水 |
70~130 |
164 |
124 |
74.1 |
出水 |
5~10 |
3.9 |
1.76 |
4.47 | |
SS |
进水 |
100~300 |
227 |
310 |
86 |
出水 |
10~15 |
4 |
5 |
11 | |
TN |
进水 |
25~30 |
26.4 |
30.3 |
23.4 |
出水 |
12左右 |
11.3 |
6.02 |
10.58 | |
TP |
进水 |
3~5 |
6 |
~3 |
2.74 |
出水 |
<1 |
0.36 |
0.48 |
0.67 |
氧化沟工艺:
指标(mg/l) |
|
昆明一污厂 |
昆明二污厂 |
CODCr |
进水 |
150~200 |
170~200 |
出水 |
14~24 |
<20 | |
BOD5 |
进水 |
33~62 |
85 |
出水 |
5.2~7.7 |
<10 | |
SS |
进水 |
52~180 |
250 |
出水 |
6.4~12.1 |
<10 | |
TN |
进水 |
19.2~27.1 |
40 |
出水 |
7.8~14.8 |
15 | |
TP |
进水 |
2~6 |
3~4 |
出水 |
0.3~1.0 |
0.6 |
分析:
两种工艺出水水质COD、BOD5及SS指标均能符合设计要求,TP一般为0.5~1.0mg/l,很多情况下能达标,但TN除通海厂外,一般均>7mg/l。
两类工艺虽然运行方式和构筑物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延时曝气好氧活性污泥法,并都按A2/O方式运行,所以处理效果和存在缺陷均类似,无太大差别。
从SBR类ICEAS工艺四个厂出水水质的比较来看,通海厂效果最好,各项指标均优于设计要求。而同地区、同规模的江川厂则次之。同地区的昆明四污厂又比三污厂效果好。当然,在设备、管理等方面各厂均有差别,但可以从进水水质及规模方面找到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三污厂规模大(14~16个大型反应池),各池进水量难以分配均匀,单池尺寸大,流态也难均一;进水BOD5低,反硝化碳源不足,脱氮效果差;剩余污泥浓缩脱水的上清液含磷高,返回处理加重了除磷负荷,使出水TP偏高。
•通海厂在排水管网建设上基本实施了雨污分流,进水中碳源与碱度较充分;规模小,水量分布均匀,控制也较容易,这些是效果好的主要原因。
•昆明一、二污水厂出水TN远未达到要求,进水BOD5浓度过低(昆明一、二、三污水厂均从河流取水,专用截污管正在建设),碳源和碱度不足是主要原因。
五、对处理工艺选择的几点看法:
应注意地区差别,因地制宜,做到“建得起、养得起”。按地区差别,我认为应分为三个层次,即大中城市与沿海发达城市;小城市(一般县级及不发达地区的地级市);农村乡镇及边远地区县城。对于小城市级,应特别强调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和管理简便,而占地大小则不是主要矛盾。
恰如其分的确定排放标准和设计要求,不宜盲目攀高,应着重满足近期需要,但考虑远期改扩建,提高出水水质的可能。
实事求是地确定污水厂进水水质。据云南省经验,各地城市污水水质浓度普遍偏低,BOD5一般在100mg/l左右,雨季更低至60mg/l以下。这是因为目前人口较密集的老城区普遍为合流制排水,许多县城雨水、污水、农灌水和出流的地下水混排。而新市区虽然为分流制排水,但一方面系统正在建设,尚未联成统一的网,另一方面人口及排水量的增加尚需时日。很多设计均按规范推荐或估计,采用较高的进水浓度设计计算(一般BOD5为120~180mg/l),结果造成“大马拉小车”现象,甚至无法培菌,活性污泥迟迟无法繁殖。
好氧活性污泥法中的氧化沟和SBR工艺,只是运行方式(连续式与间歇式)与池型不同,其本质上净化污水的原理相同,只要设备选择合理,效率高,在相同的进、出水水质条件下,其耗电量与运行费用很接近。这是因为污水厂主要耗电是曝气设备,而曝气量是由进出水水质计算确定的。例如,昆明四个厂,两种工艺,其经营成本均为0.35元/m3左右。要降低处理成本,必须采用或兼用生物膜法(包括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厌氧法、物化法及筛选高效菌种等方法。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