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若干问题解答
时间:2006-12-21 来源: 作者:
30.污泥干化能耗的构成有哪些?
能耗包括了干化工艺本身的热能、电能消耗,同时也必须包括与该工艺安全运行密切相关的其它辅助性工艺设施的开支,其中包括:氮气系统、制冷系统、干泥返混系统。
氮气系统:
由于干化系统必须抽取蒸发量、不可凝气体进行冷凝,由此所形成的微负压状态,可能导致空气中的氧气进入系统。当工艺中的氧气达到一定浓度,而此时的粉尘浓度超过爆炸下限,在极小的点燃能量下可能产生粉尘爆炸。因此,降低系统内氧含量的办法只能是惰性化,即采用氮气、二氧化碳或蒸汽,抑制氧气的含量上升。因此,工艺相关的经常性氮气支出是干化系统不可忽视的重要成本支出。
此外,干化系统在开机、停机、重新开机、紧急停机、突然断电等关键工况下,为了避免粉尘爆炸的危险,必须具备和使用一定的干预手段使系统环境惰性化。此时的支出为非经常性支出,也是必须重视的成本之一。
制冷系统:
一些间接干化系统采用导热油进行加热,在紧急情况下必须关闭来自热源系统的导热油入口,并将干燥器内导热油回路中的热量迅速冷却。作为干化系统运行的必要安全保障,其能耗应计入运行成本。
干泥返混系统:
一些干化系统对于湿泥的进料湿度有限制,为了不造成板结、湿核等现象,应采用干燥后的细颗粒与湿泥掺混,以提高含固率,达到越过“胶粘相”的目的。污泥干化中采用干泥返混的系统,由于湿泥的含固率一般较低,返混比例由此变得较高,这样形成大量污泥的反复加热、冷却。这一系统所造成的热能和电能消耗是构成干化系统直接运行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31.为什么说干化事实上是热能损耗的考评?
热干化主要是热量的支出。干化意味着水的蒸发,水分从环境温度(假设20度)升温至沸点(约100度),每升水需要吸收大约80大卡的热量,之后从液相转变为气相,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每升水大约539大卡(环境压力下)。两者之和,相当于620大卡/升水蒸发量的热能,几乎可以说是所有干化系统必须付出的“基本热能”代价。
然而,根据干化对象的性质,这一“基本热能”之外还会产生一定的消耗,这主要是工艺及其相关条件造成的。这些工艺相关条件可以概括为三大类:
(1)
热源:包括热源的类型、传输、储存、利用的条件。
(2) 物料:包括污泥的粒度、粘度和污染物含量。
(3)
工艺:包括工艺类型、路线、条件及其干化效率。
以上三个方面条件的不同,就形成了干化系统在能耗方面的差别。这一差别有时是如此之大,不经分析是很难判断一个干化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的。
按照我国的能源价格,可以断定,热能的支出将占到一个标准干化系统运行成本的80%以上。因此,热能损耗的研究是对干化系统进行考评的重中之重。
上一页
页码:[<< 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8 >>]
下一页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