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若干问题解答
时间:2006-12-21 来源: 作者:
27.干化时产品温度低就更安全吗?
众所周知,环境压力下的水汽化温度是100度,以这个温度作为分界线,将干燥工艺按照产品的温度来划分,可以形成所谓的“高温工艺”和“低温工艺”两种类型。这种区分的直接目的与干化的安全性相关,它容易使人产生“低温就安全”的误解。
蒸发的产生并非一定要到100度这个标准的汽化温度。环境温度下清风徐徐,人的皮肤仍然会感到仍然清凉干爽。当空气中的湿度较高时,即使温度不超过30度,也仍然会感到闷热难当。其原因首先是气体的含湿量应低于湿表面,其次是气量本身,依靠大量气体和微弱的蒸汽压差,仍然可以进行蒸发,但是其能耗在干化工艺中处于上限。
温度是影响所谓粉尘爆炸条件的因素之一。但是鉴于污泥的粉尘浓度下限较低,如果含氧量条件具备,所需的点燃能力非常小。即使30度的温度下,污泥粉尘爆炸也都是可能的。因此,干燥器内的产品温度低并不是一个能够排除粉尘爆炸的根本性条件。
28.污泥混入沙石是否对干化设备产生影响?
沙石混入对设备的安全性存在着负面影响。首先,沙石在高粉尘、低湿环境中的运动可能导致火花的产生。其次,沙石具有磨蚀性。很多污泥干化系统对沙石是敏感的,特别是当其含量较大时,可能对设备产生严重的磨蚀。其中,有着强烈搅拌的工艺,特别是靠金属表面剪切力来推动物料向前运动的设备,可能产生的磨蚀会较为严重。多数干化工艺是间接加热的,当这种磨蚀威胁到承载高温介质——导热油时,则是十分危险的。
鉴于市政污泥的性质及其产生工艺,混入沙石的可能性较小。对大多数设备来说是可以接受的。而来自管网淘挖、江河清淤的污泥则可能有较多杂质,应优化前端沉沙工艺,避免不必要的设备损耗。
29.为什么干化工厂不宜频繁开停机或单班生产?
干燥设备因为是利用热能进行的,加温和降温过程耗时耗能,属于非产出过程;同时由于污泥是高有机质超细粉末,为了安全原因,频繁的清空过程,徒然增加系统在安全方面的能耗支出;再者,鉴于污泥是低附加值的产品,应尽可能提高设备利用效率,以降低其折旧费用,因此干化系统不建议做非全日制生产的设计,事实上也是不存在经济可行性的。
一般来说,一个干化系统的加温过程需时30-40分钟,降温过程需要20-30分钟,如果是冷机,所需时间可能更长。频繁清空,其加温和降温过程均需惰性化,如果采用氮气则成本颇高,采用蒸汽(水)则少,但设备终归是非生产状态。如果因此而降低设备开机利用率(从每年340x24=8200小时变成360x8=3000小时),其设备折旧和大修提存将成倍增加。
上一页
页码:[<< 1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8 >>]
下一页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