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氧化沟工艺 >> 

一体化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探讨

时间:2007-01-05 来源: 作者:

三、一体化氧化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一体化氧化沟沉淀船的沉淀效果不理想?
    一体化氧化沟的沉淀船,沉淀效果与沟内流速有很大的关系,没有水力流速的保证,沉淀船积泥斗容易堵塞。豆腐营水集中控制工程在实际运行中发现:当采用反向进水,在连续运行时,沉淀船内几乎没有沉淀发生,出水中携带的污泥浓度与沟内浓度相同,沉淀船无澄清水排出,经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沉淀船底的压力小于外部压力,氧化沟水流在出水区由排泥底孔进入沉淀船,形成冒泡区,造成污泥流失,沉淀船起不到泥水分离的作用。若沉淀船采用正向进水,我们发现情况有所改观:开始时,运行稳定且污泥也不会大量流失,出水澄清,满足出水要求,但是,当氧化沟内活性污泥浓度逐渐增多时,沉淀船由于排泥不畅,将逐渐被污泥淤满,污泥不能被回流至氧化沟内,沉淀船不能满足沉淀条件,活性污泥随出水大量流失,致使氧化沟污泥浓度越来越低,直至系统丧失污水处理能力。由此我们看出,沉淀船设计不过关,直接影响着污泥的分离,污泥流失就无法保证氧化沟的稳定运行。?
    2、一体化氧化沟进水口位置不合理?
    氧化沟进水口设在沉淀船后、曝气转刷前,不利于时水与沟内活性污泥的充分混合,同时造成进沟水不经处理直接进沉淀船的短路现象,直接影响处理效果。由于南沟沉淀船采用船尾进水,短路出水的现象在南氧化沟运行中非常明显。?
    3、沉淀船增加了一体化氧化沟的水力阻力,设备能耗大。?
    由于一体化氧化沟中沉淀船设计在沟内,使得沟内水流阻力增大,为了保证沟内水的必要流速,大大增加了运行动力消耗。豆腐营污水集中控制示范工程的氧化沟,配备了单沟3台×30KW的曝气转刷,每立方米污水配备25W的动力。转刷的大功率导致了它对水的剪力的增大,不利于活性污泥絮凝成大颗粒,相反的,较大的污泥絮体却容易被转刷打散成细碎颗粒,这样,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则大大降低,将严重影响沉淀船的泥水分离效果。?
    为增加一体化氧化沟内的流速, 我们在一体化氧化沟沉淀船尾部,增加利用了流速,这样沉淀船底部流速同时也得到了提高,船底压力也相应的减少,泥水混合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测试,安装水下推进器后,出水的水质更尽一步提高,COD、BOD和SS的下降率分别为25.6%、35.39%和8.44%。?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一体化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探讨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