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氧化沟工艺 >> 

一体化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探讨

时间:2007-01-05 来源: 作者:

   一体化氧化沟是一种采用曝气与沉淀合建的形式,是美国于80年代初至今一直开发研究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即将船形二沉池设置于氧化沟内。一体化氧化沟设计的关键在于沉淀船的设计,其形式应该能够充分利用水力学原理及沟内的水流作用,保证船内压力大于船外压力,积泥斗的水流方向应自上而下,这样才能使进入沉淀船中的活性污泥沉淀后从船底集泥斗顺利流回沟内被带走。?
    安阳市豆腐营污水集中控制示范工程于1993年在我国首次应用了船形一体化氧化沟技术,这是我国首次将该项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本文就安阳市豆腐营污水集中控制示范工程的船形一体化氧化沟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行探讨,以期扬长避短,解决问题,使该项技术在我国成功应用。
?
    一、工程实例
    安阳市豆腐营污水集中控制示范工程采用水解—接触氧化—一体化氧化沟工艺,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污水实验场,设计规模2.2万m3/d,一期建成1.2万m3/d,并于1995年通过国家环保局验收。
?
    豆腐营污水集中控制示范工程的一体化氧化沟分南北两沟,沟深2.5m,有效水深2.24m,沟长90m,宽20m,边坡1:1,每沟实际有交容积为3600m3,水力停留时间为14.4小时。每沟配曝气转刷3台×30KW,转刷长度为6m,直径为1m,每立方米污水配备25W动力。
?
    两沟独立运行,每沟一座沉淀船,考虑该示范工程的实践应用,两沟沉淀船采用不同的进水方式,南沟沉淀船为反向进水方式,北沟沉淀船为正向进水方式。该一体化氧化沟沉淀船为多斗式结构,每斗有一根排泥管与氧化沟相通,船长24m,宽7m,有效水深1.2m,实际有效容积202m3,设计处理水量为250m3/h,静态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48分钟。

   1、一体化氧化沟保留了氧化沟抗冲击能力强的特点?
    运行实践表明,当氧化沟内的活性污泥浓度大于1000mg/L时,COD浓度在236.67—4037.62mg/L的进水,不经污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而直接进入氧化沟,进水的BOD负荷在0.12—0.30kg/MLSS.日,处理水质均达到了设计标准。这说明一体化氧化沟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强的抗负荷冲击能力。?
    2、由于一体化氧化沟的沉淀池建在沟内,不用另建沉淀池,而且污泥回流及时,可大大缩小沉淀池容积,节省1/3左右的占地。?
    3、污泥回流依靠自身重力及沟内水力条件,不须另建污泥回流系统,可大大节省投资

   4、由于配套设施减少,同时减少运行操作人员,运行管理更为方便。?
    正是一体化氧化沟具有的占地少、投资省、运行效率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这些优势,特别适用于小区域污水集中处理,有着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上一页 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一体化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探讨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