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
---最专业的水处理技术服务平台
会员服务
兄弟站:
能源世界
|
都市世界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产品
公司
求购
资讯
资料
-所有-
-产品-
-公司-
-求购-
-招聘-
-招标-
-工程-
-资讯-
-资料-
高级搜索
热门搜索: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厂
图纸
污泥
SBR
设计手册
中水回用
氧化沟
uasb
离心泵
滤料
首页
资讯
专题
产品
案例
公司
求购
招标
同行
招聘
社区
微水会
展会
专家
下载
水专项
中国水协
水务大会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氧化沟工艺
>>
浅析氧化沟污泥膨胀的控制方法
时间:2007-01-16 来源: 作者:
c
、
7
号水样采取的控制措施是投加絮凝剂与
Ca(OHh
相结合的办法,一次性加入
2.0%
。的阳离子聚丙烯酷胶
1ml
与
0.15gCa(OH)2
,进行曝气反应,一个周期后,由于一次性
Ca(OH)2
用量太大,沉淀后上清液浑浊,由于微生物生存环境严重破坏,因此通过镜检观察到丝状菌及其它微生物几乎灭绝,并且活性污泥结构也破坏严重,菌胶团极分散而细碎,该样品作废。
d
、由于上述
7
号水样原因,
3
号、
6
号、
8
号水样分别采取了将
Ca(OH)2
在不同运行周期分次加入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污泥沉降比
(sv30
及污泥指数
(SVI)
都有大幅度降低,污泥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这是由于一方面加入的絮凝剂改善了污泥结构,另一方面由于所加入的
Ca(OH)2
不仅可增加活性污泥絮体比重,改善沉降性能,而且由于所加
Ca(OHb
可调节环境的
PH
值,从而改善微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作为相对比表面积较大的丝状菌在这种状态下首先受到抑制与伤害,而其它微生物被包裹在由于絮凝剂的加入并由丝状菌作骨架形成的较大的菌胶团中,相对伤害较小,从而控制了由于丝状菌过度繁殖而造成的污泥膨胀。通过微生物镜检观察到水样中
丝状菌数量明显减少,菌胶团数量较多较大,活性污泥状况向良好方向转化。
e
、由于试验过程元排泥,如果采取絮凝剂加
Ca(OH)2
控制污泥膨胀的同时,增加排泥量,缩短泥龄,效果会更理想,并可从根本上解决污泥膨胀问题。这可从后来的生产试验中得到印证。
2
、缩短活性污泥龄法
上述试验结束后,我们模仿小试在氧化沟上做了生产性试验,污泥膨胀得到了临时控制。为根本上解决污泥膨胀问题,在工艺运行上进行了调整。因为诺卡式菌的世代周期为
12
天左右,采取增加排泥量将氧化沟污泥龄由设计的
26
天缩短到
10
天左右,经过
ω
余天的时间,中间沟污泥指数
(SVI)
降到了
80
以下,边沟也降到了
100
左右
(
中间沟
SIV
降低程度相对边沟幅度大主要是因我厂氧化沟剩余污泥通过中间沟排放,中间沟污泥排放及时,相对泥龄短所致
)
,活性污泥菌胶团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污泥膨胀得到了控制,并且氧化沟表面大量棕褐色泡沫也随之消失。
四、结论
1
、投加适量絮凝剂及
Ca(OH)2
可有效地控制氧化沟的
W
类污泥膨胀,且
Ca(OH)2
成本低,投加简单,但
Ca(OHb
应分次投加,且一次投加量不易过大,以免严重破坏微生物生存与生长环境,从而导致水质恶化。
2
、对于以诺卡式菌为主的丝状菌大量繁殖引发的氧化沟污泥膨胀,采取增加排泥,缩短泥龄至丝状菌世代周期以下,可从根本上解决污泥膨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