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氧化沟工艺 >> 

混凝沉淀一体化氧化沟工艺处理化纤废水

时间:2007-01-16 来源: 作者:

3.4 混凝沉淀池
  混凝反应池采用旋流孔室反应池,分正方型倒角六室,上下穿孔,分两个系列。反应总时间20min
  每系列反应池配套一座沉淀池,型式是多斗式平流沉淀池,HRT=2.5 h,表面负荷为1.4m3/(m2·h),尺寸为14.7 m×3.2 m。反应池和沉淀池污泥排至干化场处理。
3.5
一级、二级一体化氧化沟
  
一体化氧化沟是本工艺的最重要部分,也是本工艺的主要特色。一体化氧化沟集曝气、泥水分离和污泥回流功能为一体,无需建造单独的二沉池[2]。其主要特点:①工艺简单,污泥自动回流,设备少;②耐冲击负荷,运行稳定可靠,维护管理简单;③污泥可稳定化,剩余污泥量极少;④基建和运行费用低;⑤固液分离效果比一般二沉池高。?
  在本工程应用中的一体化氧化沟为美国EIMCO公司的Carrousel氧化沟及其渠内组件式固液分离器[2],固液分离器的底部采用一系列均匀排列的斜倒等腰三角型横梁 ,保证了混合液的均匀进入和沉淀污泥的迅速回流。?
  一级、二级一体化氧化沟部分HRT分别为15.5h14.7hSRT均大于30d,有机污泥负荷分别为0.15kgBOD/(kgMLSS·d)0.05kgBOD/(kgMLSS·d),沟深分别为3.6m3.4m,沟宽均为6.0m,沟直段长均为43 m,两端半圆弯处半径均为6.0m。?
  固液分离器部分HRT分别为1.9h1.7h,表面负荷均为1.4m3/(m2·h),尺寸均为:长15m、宽6m,深分别为2.6m2.4m。一级一体化氧化沟的固液分离器出水处采用简单的沿沟边相距3 m处设4300mm×200mm的孔口,直接流入二级一体化氧化沟,二级一体化氧化沟固液分离器的出水由设有相距3m4道集水出水堰槽进行,出水堰口负荷为0.8 L/(m ·s)。?
  曝气设备为 美国EIMCO公司生产的倒伞型慢速表面曝气机,每级各安装一台,置于沟的一端,电机功率均为73.5 kW,充氧动力功率2.1kgO2/(kW·h)
  剩余污泥从氧化沟中排除,每级氧化沟各设一台潜污泵抽吸污泥送往干化场。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氧化沟处于延时曝气阶段,其污泥已接近稳定化,剩余污泥量极少,基本上一年多才排泥一次。

3.6
干化场
  干化场共10格,轮流使用,每格尺寸10m×5m,其中设有砂石级配滤料。干化污泥外运处置,渗滤水回流至集水池。
3.7
控制室和化验室

  控制室尺寸3.3 m×3.3 m。废水站化验室与生产用的化验室合建

4 实际运行结果
  表2列出了调试期间和竣工验收时运行测定结果的部分数据,处理水量一般在20002500m3/d

样日期

CODcr(mg/L)

色度(倍)

PH

1997826

1389

80

94.2

301

25

91.7

11.3

7.6

1997827

2362

91

96.1

376

20

94.7

12.5

7.3

1997828

1203

97

91.9

286

15

94.8

11.6

7.7

1998917

2068

68

96.7

483

15

96.9

12.5

7.5

1998918

1939

84

95.7

403

15

96.3

11.8

7.6

1998919

2169

78

96.4

370

12

96.8

12.0

7.3

从表2可以看出,进水水质CODCr浓度波动幅度很大,但出水仍然稳定[HJ]达标。该处理工程于1998917通过当地环保部门的竣工验收监测,各项出水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的一级排放标准。
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处理工艺工程与国内同类厂家生产废水处理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较见表3

指标

本工艺废水处理工程

嘉兴桐乡群合气液纺织厂废水处理工程

汕头新昌纺织印染厂废水处理工程

水量(t/d)

3000

2000

800

工程投资(元/t

432.6

313.4

440

吃水投资(元/t

1442

1567

5500

电费(元/t

0.53

0.62

0.44

药费(元/t

0.51

0.92

0.9

占地(m2/t

0.85

 

0.61

出水要求

GB8978-SS一级标准

GB8978-SS一级标准

GB8978-SS二级标准

从表3可以看出,本处理工艺工程的吨水投资和运行费用(电费、药费)均较低。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混凝沉淀一体化氧化沟工艺处理化纤废水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