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国家有水才富强 >> 

试论水的良性循环和饮用水源水质

时间:2007-05-29 来源: 作者:

现在已存在世界性水危机,而在我国尤甚。

人类危机的重要根源是人口爆炸和消费爆炸。水危机是人类危机的一部分。

人类人口爆炸的历程:人类出现于400700万年前,进化过程不断出现许多新人种;现代人出现于非洲,于10万年前向其他大陆迁移,于2-3万年前扩展到各大陆,其他人种相继绝灭。

现代人人口第一次爆炸始于1万年前的农业革命,进程如下:

    1万年前      人口数百万         人口翻一番的时间(农业革命)

    2000年前     2-3亿                1500

    1650          5亿                   1500(工业革命)

    1850          10亿                  200

    1930          20亿                  80

    1975          40亿                  45

    1999          60亿                  24

    2020          (80亿)                 (45)

    中国人口翻一番的时间(建国后)

    1952        人口6.02亿        人口翻一番的时间

1995.12.15    12.0亿                 43

 

地球上的人口数不仅加速增长,并且人类消费的资源也在加速增长,并且已经到了爆炸的程度。20世纪最后25年能源消费量已经超过以前人类能源消费量的总和。

人口爆炸和消费爆炸造成资源、环境的全面危机,水危机便是其中之一。水危机是以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为标志的。我国建国后的20-30年,人民生活不富裕,工业不发达,农业主要靠雨养,所以水资源不紧张,一般城市和工业要多少水就供多少水,即以需定供。那时,水资源只是理论上是资源,而实际上并不作为资源,基本上供无偿使用,造成用水大量浪费。在先生产、后生活方针指导下,城市给水排水被归入生活类,故发展滞后,使大量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不经处理排人水体,造成水环境污染。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水环境污染加剧,水危机突显出来。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人均2200m3,属轻度缺水地区。而黄、淮、海地区,特别是京津及  华北诸省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平均值的1/61/8 属极度缺水,带来的经济损失不亚于洪涝灾害。

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可取用的为80009500亿m3,为总量的1/3左右,现总用水量已达5600亿m3 (1997),如按水资源可取用8000亿m3计,水资源使用率已达70%,正在向极限迫近,形势十分严峻。由于污、废水处理率低,加上面源污染日趋严重,致使我国各大水系和众多湖泊以及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环境污染受  害的首先是人类自身,污染物随水进人人体,对人身体健康造成损害,仅癌症死亡率增加造成的损失就达GDP1%。内分泌干扰物使人类生殖能力下降了一倍,对人类生存繁衍构成威胁。水质灾害的概念已为国家领导和社会所认同。水危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对人类最重要的是淡水的循环。水循环可区分为水的自然循环和水的社会循环。

水的自然循环,就是水由海上蒸发为水蒸汽,被风送至大陆,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一部份水再蒸发返回大气,一部分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另一部分在地表汇集形成河、湖等地面水,地下水和地面水最终又流回海洋。

水的社会循环,就是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工业、农业)需要,由天然水体取水,经适当处理后,供生活和生产使用;用过的水含有大量废弃物,水质已受到了污染,需经适当处理后,再排回天然水体。在水的社会循环中,由天然水体取来的水,其水质一般并不能满足用水要求,所以需要对水进行处理。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水质要求也愈来愈高,使城市生活饮用水的处理日益复杂;随着科技发展,有的行业(如电子、锅炉等)对水质的要求也愈来愈严格,使水处理也日益复杂。

生活和生产用过的水,含有大量废弃物,如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将大大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对水体造成污染。这样,用作人们饮用水水源的天然水体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时,该水体已不能再作为饮用水水源,因此造成的缺水,称为水质性缺水。若污染较轻,同时又无其他不受污染的水源水可兹利用,因此只能对此受轻度污染的源水进行处理,并且不得不付出很高的水处理费用。只有对污、废水进行处理使水中污染物含量降至水体自净能力允许的程度,天然水体才不会受到污染,饮用水源水质的安全性才能得到保障。

城市的水危机更显得集中和尖锐,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物流、文化和信息中心。城市地域狭小、集水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经济社会活动集中,普遍存在资源性缺水。城市同时又排污集中,对水环境破坏力大,易出现环境污染和水质型缺水。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基本进程和重要标志。2030年,随着国内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世界城市人口所占比例将超过60%,我国城市人口也将达60%,达到9.6亿,为19973.7亿的2.6倍。所以,城市水危机将是今后数十年里水危机的焦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为缓解水危机,仅从一城一地考虑,已无法解决。必须从整个流域水循环着眼,才可能找出对策。

在河流流域中存在城市群、工业区、农田、林地等等,上游的城市或工厂取用过的水排人流道,,被下游的城市或工厂取用,用过的水排人河道再被更下游的城市或工厂取用;部分河水被抽取用于农田灌溉;降水滋养植被;雨洪水经农田、林地以及城市、工厂区汇入河道;地面水和地下水在不同季节还有相互补充;在流域内有湖泊、湿地,还修建有水库等人工调贮构筑物;支流将汇人干流,干流最终汇人大海。所以,河流流域是一个水的自然循

环和水的社会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系统。

流域水环境的承载力,就是水体的自净能力。流域水生态的承载力,就是水生态的自然修复能力水环境和生态的承载力是有限的,流域中社会经济发展应在其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进行,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流域水环境和生态的承载力,有量和质两个方面。在水量方面,取用水量不应超过水资源量的1/51/4。在水质方面,应满足水体功能和生态自我修复能力要求。只有在水环境和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开发利用水资源,才能实现流域城市饮用水源水质的社会保障。

我国的总用水量,1997年为5600亿m。,为总水资源量(2.8万亿m3)1/5,用水量构成为

  农业用水    40004200亿m3,占~75

  工业用水    1120亿m3      占~20

  生活用水    630亿m3       占~5

  为发展中国家用水模式,其中没有生态用水。

上一页 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试论水的良性循环和饮用水源水质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