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维持自然生态与人类环境用水的四大平衡原则(1)水热(能)平衡。根据生态学中的物理原理,即能量与水分平衡,使地表能量与水分的收支保持平衡关系。(2)水盐平衡。内陆盐渍化是水盐不平衡所造成的。盐土则因排盐水量不足,使盐分不断累积形成。(3)水沙平衡。河流上游的山丘区来水挟带着大量的泥沙,进入下游平坦地区以后,由于坡度骤然变缓,水量减少而使水流速度减低,河流泥沙沉淀,淤塞河道,而河道的淤塞又引起泄洪的困难等灾害问题。(4)区域水量平衡与供需平衡。分为两方面:
一是区域水量平衡,二是水量供需平衡。前者属水资源条件,后者可以分为农业与城市工业的水资源供需平衡。从农业资源的角度来看,还包括水土平
衡,这一平衡的确定涉及一定种植制度下农业需水量与水资源(降水、地表与地下水)可提供使用的水。
在四大平衡原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和科学地计算必要的生态需水量,特别是西北地区,是亟待进行的研究任务。第一,西北地区面积很广,不同地区自然与社会条件不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地区间的矛盾。如塔里木河全长超过2000km,塔里木河自身并不产流,水源主要来自叶尔羌河、和田河与阿克苏河。这三条河的用水与下游用水地区的矛盾十分突出,危及塔里木河的生存。因此,西北水资源的区域合理配置十分重要。第二,由于西北地区水少,天然的水环境容量很小,必须杜绝污染,重视保护水源,规划与建立水源保护区。
4.合理开发利用西南水资源的主要方面首先,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相反,拥有最多的水资源,云、贵、川、桂、藏的水资源总量约13000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一小半(46.4%)。人均、亩均分摊的水量均居全国第一。因此,水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第二,西南地区的水资源丰富,但目前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有资料表明,1998年西南各河流的地表水控制利用率仅为1.3%,西南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为0.9%,而西北地区的河西走廊内陆河达75.4%。显而易见,西南水资源开发的潜力很大。第三,西南地区的水能资源居全国之首,潜在的可开采能力占全国的68%左右。西南水能资源的开发可望是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重点,不仅可带动西南的经济,而且有利于全国能源与环境问题,特别是东部地区酸化问题的解决。第四,西南地区多属高山与高原,水多而地少。由于石灰岩分布广泛,岩溶现象普遍,造成地高而水低。虽有丰沛的降水(大于2000mm),但无调蓄,山区农村饮水十分困难,亟待解决。第五,由于西南地区水多,近水源地区用水不受限制,用水愈多,排水愈多,水污染的问题十分严重。西南地区也是湖泊较多的地区,有的湖泊污染问题也十分严重。如昆明滇池的污染问题未能解决,水质至1998年仍为超Ⅴ类。因此,西南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环境保护应兼顾,在开发前做好环境保护规划。第六,考虑农业、环境与防洪的需要,植树种草、封山育林应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水土保持。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