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从保护水源与水环境的角度大力发展节约用水节水是一项革命性的措施,也是国家的基本策略之一。水少的地方要节水,水多的地方也要节水。因为省水既能保护水源,杜绝浪费,同时节水还减少排放意味着环保。首先,西北地区水资源数量偏少,必须防止工农业、城市生活用水增长过快和用水不合理。而节水是合理用水的一部分。实行节水可望缓解供水之不足。应当指出开源与节流均是要最大限度满足工农业、城市生活对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同时节水与用水也不矛盾,节水能够有效地提高用水的效益,实现经济用水,应全面理解节水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包括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采取各种节水技术与节水管理等。其次,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全面规划节水,建立节水型社会(包括节水型农业与节水型城市),各部门各行业挖掘其自身的潜力,只有它们的潜力都充分挖掘后,才能建立起节水型的社会,要求社会有高度的节水意识。第三,节水措施多种多样,不仅包括各种省水设施与工艺,而且包括水的回收、处理,以及可能利用而未被利用水的开发,节水指标的制定与合理用水定额是相互比照的。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合理用水定额,不同生产水平有不同的需水标准。防止超定额用水是节水,采用科学技术方法保证了产量,降低了用水定额也是节水,节水的潜力是可观的。加强节水管理是实施节水的关键所在。第四,节水需要的投资,在西部开发中必须予以安排,一般说这种投资的效益较好。节水不仅经济上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在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发展污水、废水回收,可以兼节水与环保,一举两得。因此,水源保护可与环保费用统一协调。第五,节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问题,应在西部开发的前期制定规划。采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把自然、经济、技术与社会环境方面综合起来考虑,使节水在西部大开发的水资源问题上发挥重大作用。
6.重视与加强水资源调配的研究、规划与实施我国北方水少而南方水多,且时间上的波动很大。这种空间分布与时间分配的极端不均匀性,决定了采用区域水资源调配办法改善这种不均匀性的必要性。但是确定是否需要调水又必须具体地分析北方受水各区缺水的性质,并根据区域经济与社会的近期与远期需求进行周密的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以确定调水的合理规模,并充分论证工程技术的可行性。调水对于调入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开源,但开源又必须在节流的前提下进行,在节流的基础上开源是水资源调配的基本原则。调水应是对当地水源的补充。只有实现了地区的节流,充分挖掘当地水资源潜力之后,实施调水才是最经济、最合理的。因为,它可以使调入区的调水量规模最小而效益最大。调水工程的可行性,除了工程技术外,还包括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相对工程技术问题,经济效益与环境效应问题比较复杂,特别是环境后效应问题,应作重点研究。调水的环境效应有正有负。工程的可行性必须以正效应(包括经济与社会效益)大于负效应为原则。环境负效应总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投入和技术处理予以解决的,但这种投入必须比工程造价要小。在我国的国土整治与国土经济发展中,解决西北干旱问题使之适应区域国土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在我国西北的国土经济发展中是一项具有实践意义的措施,应当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大开发的规划,进一步加强科学论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