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1和表2可见,目前长江原水给水厂出水浊度年平均值在0.1NTU以下,CODMn小于2mg/L,黄浦江原水给水厂出水浊度年平均值0.2NTU以下,CODMn大于3mg/L,黄浦江原水出厂水耗量明显高于长江原水给水厂。
资料分析表明:黄浦江原水给水厂出水水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CODMn、氨氮、锰的含量略高,酚、色度、铁偶有超标(GB5749—85);长江原水给水厂出水水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氨氮、锰和酚含量有时偏高,咸潮期间氯化物较高;自来水臭与味较差。
自来水口感较差的主要原因:一是出厂水残余有机物含量较高;二是出厂水余氯量偏高;氯消毒形成的氯酚。水处理工艺效能决定了出厂水水质,而黄浦江原水分小子量的溶解性有机物占多数,现有常规工艺对小分子量溶解性有机物去除能力有限,出厂水中除余有机物量和自来水的臭和味有直接的关系,改善自来水的口感,进一步提高水质,应用深度处理工艺势在必行。
从表3可以看出,管网水的浊度逐年降低,但对水质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管网水水质与出厂水相比,浊度平均增加0.15NTU左右,色度平均增加2度,铁平均增加0.01mg/L。经过二次供水设施后,居民龙头水水质与管网水相比,浊度平均增加0.57NTU,色度平均增加4度,铁平均增加0.1mg/L。
因此,上海管网水和二次供水严重影响了供水水质的提高,主要问题:一是中心城区管龄在百年左右的管网有100多公里和1968年前敷设的无内衬管道总长度为
1.3
上海市安全保障技术的目标
上海市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围绕饮用水供给从源头到龙头的三个阶段:“原水水质改善”、“给水厂高效净化”、“管网安全输配”和“二次供水系统”,即水源地、给水厂、输配水和二次供水四大系统。根据上海市原水水质的特点,针对供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的技术现状,通过采用高效、实用和经济的先进供水技术,优化供水系统工艺和设备,并建立完善的供水监测体系,集成上海市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将现有的常规供水系统改造成为具有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的现代化供水系统,实现上海市供水水质与国际先进水质标准(规范)接轨的目标。
安全保障体系总体目标是:建立安全饮用水安全供给体系;建立安全饮用水评价体系;建立安全供水的应急机制。供水水质的目标:达到上海市供水水质目标要求,与国际先进水质标准(规范)接轨。
2
上海市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
针对原水、水处理工艺和管网系统的现状,以及制约上海市城市供水与国际化大都市接轨的因素,提出改善上海市供水水质的技术措施,构建上海市安全饮用水保障体系的主要对策与措施:中心城区主要通过改善原水水质,强化给水厂常规处理,全面实施给水厂深度处理,更新和改造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二次供水设施,实施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管理新机制;效区推进供水集约化建设,建设城乡一体的供水系统;同时完善城市供水监控体系。
上海市安全饮用水保障体系将实现供水体系的四个提升:一是在过程控制上,从原来的管理出厂水、管网水水质提升到管理从源头到百姓龙头的每个环节;二是在水处理工艺上,从原来水厂常规处理提升到强化水厂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并举;三是在水质管理上,从原来的水质静态管理提升到水质动态管理,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供水水质模型;四是在供水格局上,从原来的城乡分块供水格局提升到郊区推行供水集约化,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供水系统。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