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市供水管网大口径管道爆裂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管网中管道部分老化,以灰铸铁管为主要管道材料的管道质量差,管道耐压和耐冲击性能差,是上海市供水管网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的根本问题;二是科学管理水平和手段比较落后,缺乏预防爆管事故的主动条件和快速反应及处理能力,容易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财产损失,影响市民生活和城市安全。
研究应用供水管网GIS系统和管网运行计算机动态模拟软件,建立以运行安全保障为目标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管网漏水和爆裂事故数据及因素分析,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和建设方案;建立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实时反映管网漏水状态,调研和选用适合上海地方特点和需求的管网漏水状态,调研和选用适合上海地方特点和需求的管网漏水和事故监测仪器设备,健全SCADA实时监测系统,制定事故快速反应和快速处理预案;实现管网安全运行调度和安全运行。通过应用研究成果加强科学管理,降低爆管事故发生率;逐年更新改造管网材料,提高管网抗御灾害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管网爆管事故隐患。
2.4
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与管理
改善二次供水的水质,显著提高居民供水龙头水质的对策:一是改造供水设施;二是改变目前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机制,实现供水企业管理供水到用户,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对小区二次供水系统中屋顶水箱和地下水池进行改造,采用防腐处理,使用不锈钢、环氧树指等材质;立管改造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更换管道和清管涂膜。清管涂膜就是对原有室内立管采用研磨去垢、清洗、涂衬、通水冲洗、消毒等步骤,确保供水水质经过住宅立管不发生变化。1998年开始新建住宅自来水管材不再使用镀锌管,对目前使用的镀锌管,逐步采用塑料管、复合管材或其它抗腐蚀管材以及清管涂膜等进行改造。
2.5
郊区水厂推进集约化供水建设
集约化供水是指合理进行水资源的配置,从原水统筹,水厂归并、一网分片到配套服务,形成具有规模化经营模式的自来水供应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上海郊区用水量增加,水质提高,到2020年达到与市区统一的供水水质目标的要求。
主要措施是:①进行郊区原水工程建设,实现郊区给水厂水源向黄浦江、长江水源地集中;②到2010年底前新建6座,扩建16座给水厂,增加供水能力274万m3/d;③归并中小水厂171座(含89座深井水),关闭110个就近河道取水口,全市原水集约率达到100%;④改造646km主要管网和1870个村的管网。
2.6
加强水质监管
目前市区出厂水已实现浊度、余氯在线仪表监测并联网传送至监控中心,有效控制出厂水水质,但管网水没有形成完善的在线监测系统。浊度、余氯、色、铁、猛值市水质中心一般在水样采集当天下午获得,细菌、大肠菌数需要一天后才能得到,而公司水质管理人员一般在两星期后获得这些报表数据,所以有任何管网水质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往往错过了分析、调查的最好时机。管网水质检验方式存在着滞后反映、滞后分析、滞后预防、滞后应急等问题。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