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中,将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作为约束性指标固定下来。数据显示,我国单位GDP耗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全国自来水公司管道的漏失率为15%,几千亿吨水在送往居民家中的过程中白白浪费掉;日本一吨水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循环使用5次,而在中国一吨水的循环使用率却不到50%。为什么我国的中水回用率这么低?2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原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中水回用难的关键是建立完善水循环产业链条。
三大问题制约中水回用
吴季松院长认为,我国目前的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较多,首先,中水系统运行往往不正常,水质水量不稳定,用户难以放心使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工艺、设备不过关,达不到预想效果,同时对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不高,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使水质水量常常发生较大的波动,甚至停产。
其次,中水回用在实际工程中并不比使用城市给水更经济。他们曾对北京22个运行中的中水设施进行过调研,发现普遍存在设施能力不能充分利用、运行成本过高的现象,其总运行成本有的甚至高达11.37元/吨,且平均总运行成本达3.24元/吨,其主要原因在于中水设施的设计规模得不到充分发挥。
再次,中水回用水质标准太高。目前我国建筑中水回用执行的水质标准是现行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该标准中总大肠菌群的要求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同,比发达国家的回用水水质标准及我国适用于游泳区的Ⅲ类水质标准还严格。这一方面使得许多现有中水工程不达标;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建筑中水工程的推广和普及。很多人对中水的卫生性、安全性等存有顾虑,在感情上无法接受中水,从而影响了其普及。当然目前的水价偏低也是造成中水回用成本较高从而难以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