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建筑中水是指民用建筑或建筑小区使用后的排水,经处理回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区作为杂用的供水系统。中水水质主要指标低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但高于污水允许排人地面水系的排放标准。这种专用供水系统,被称为建筑中水系统,简称建筑中水。
随着建筑标准的提高,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不断完善,建筑物的用水量也不断增加,当地淡水资源往往不能满足用水需求。即使当地有较充裕的淡水资源,由于给水量和排水量的增大,也会导致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扩建(新建)费用、动力费和管理费用的增加,对水环境的保护带来一定的困难。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果不合理开发,也会变成淡水资源匾乏的地区。鉴于上述情况,出现了中水系统,并且已经发展成一定规模。
60年代,由于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使污水回用技术有了较大飞跃。首先是日本在1962年,随后是美国在1968年,接着,德国、前苏联、南非、印度、英国、以色列等国也相继建设了中水工程。“中水”一词就来源于日本,因其水质介于“上水(给水)”和“下水(排水)”之间而得名。
80年代,我国将城市污水作为第二水源,开展了处理回用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建设。中水技术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我国北方缺水城市,已从高层次分析、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和树立节水意识等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建设节水城镇的提法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近年来,北京中水回用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发展较快,像方庄小区的中水试验研究、劲松宾馆浴池废水回用工程、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小区的中水试验研究工程、中日青年交流中心、海淀宾馆、城乡贸易中心、幸福大厦、四川大厦等等。这无疑为北京的水回用技术研究做出了贡献。
北京已发布了相应的法规及规范,如市人民政府(1987)60号文件加匕京市中水设施建设管理试行办法》,其第三条规定: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下列工程,应按规定配套建设中水设施:(1)建筑面积两万平方米以上的旅馆、饭店、公寓等;(2)建筑面积三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文化体育等建筑。又如《建筑中水设计规范》(CECS30:91),已成为中水回用技术应用的政策性依据和设计依据。
本文以西单东南商业大厦中水回用工程为例,论述建筑中水回用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意义,其中,侧重于中水处理站。
1.中水回用工程的水源计算及工艺流程
1.1
工程简介
东南商业大厦位于西单繁华地区,现状上水和排水条件落后,需经远期市政工程逐步实现后才能彻底解决。现状给水和排水都很困难,中水回用技术需要且适于在这里应用。该建筑主体结构地上十层,地下三层,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三星级宾馆;(2)工商银行营业部;(3)综合商业及餐饮娱乐设施。依据本市相关法规及规范,结合当地现状的市政条件,该建筑磋有中水回用工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中水原水系统,用于回收客房淋浴盥洗优质排水;(2)中水处理设施——地下三层中水处理站,处理中水原水达到合格;(3)中水回用书道系统,将合格中水送往用水点,用于厕所、洗便器、室外绿化、洗车等。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