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中水回用 >> 

从中水回用技术看国内外差距

时间:2007-01-08 来源: 作者:

2.中水回用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

由于各种处理工艺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差异较大 ,其运行费也不尽相同。由于省去了后续的沉淀过滤单元,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

一次性设备投资低于其它工艺 , 但是处理成本(包括电费、药剂、人工费及膜更换费用)略高于传统生物处理及物理化学工艺。

今后 ,随着膜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型膜材料的开发研制,膜价格不断下降,处理成本将会进一步下降,其应用空间也会更加广阔。

因此,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MBR工艺具有出水水质良好、运行管理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是污水回用的适用技术,因此将成为 2 1世纪水处理工艺的热点。

三.国内外中水处理技术现状及进展

(一)中水处理技术概况

1.日本早在1 962年就开始回用污水,70年代已初见规模。随着回用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再生成本不断下降、水质不断提高 ,逐渐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 90年代初日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废水再生回用的调查研究与工艺设计 ,在 1 991年日本的“造水计划”中明确将污水再生回用技术作为最主要的开发研究内容加以资助 ,开发了很多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在新型脱氮、脱磷技术 ,膜分离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的同时 ,对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进行了不同水体的工艺实验。建立起了许多“水再生工厂。”

2.美国也是世界上采用污水再生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60年代末就将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废水处理, 7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污水处理.在美国,有300余座城市实现了污水处理后再利用;1987年以色列全国已有210个市政污水回用工程,城市污水回用率达72%;1996年纳米比亚温得和克市污水回用量达到21000m3/d。

3.我国中水回用现状

早在 1 982年青岛市就将中水回用作为市政及其它杂用水 ,以缓解其面临的淡水危机 ;北京市 1 984年开始进行中水回用工程示范 ,中水设施建设得到较快的发展 , 1 995年北京市已有中水设施 1 1 5个 ,日回用污水已达 1 . 2万m3,中水建设已初具规模;各项技术指标达到CJ2 5.1 - 89我国《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或《北京市生活杂用水卫生标准》。

(二)最新的MBR处理工艺在国内外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1. 国外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现状

美国早在60年代末就将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废水处理在废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始于 2 0世纪 60年代的美国 ,当时由于受膜生产技术所限 ,膜的使用寿命短、水通透量小 ,使其在投入实际应用中遇到障碍。 70年代以后 ,日本根据本国国土狭小、地价高的特点对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大力开发和研究 ,使膜生物反应器开始走向实际应用。MBR工艺80年代后在日本等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日本某公司对MBR工艺的污水处理效果进行了全面研究 ,结果表明活性污泥 -平板膜组合工艺不仅可以高效去除有机物,且出水中不含细菌 ,可直接作为中水回用,目前 ,日本已有近 1 0 0处高楼的中水回用系统采用MBR处理工艺。如日本第 3 6/ 3 7森楼和都饭店、北千住终点站大楼、东京都港区厅宿舍等 ,都采用膜好氧生物反应器 ,由好氧性的高浓度活性污泥法和超滤组件组合而成的水处理系统 ,所采用的超滤膜孔径为 1 0 μm ,切割分子量为 2 0 0 0 0的聚丙烯腈平板膜组件,处理效果良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对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也投入了很大力量。使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内容更加全面而深入 ,为 90年代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进入 90年代后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已经被广泛接受。目前 ,这项技术已在欧洲、北美及亚洲一些国家得到较快的发展 ,并已在水处理的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从中水回用技术看国内外差距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