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中水回用 >> 

全方位推进中水回用发展

时间:2007-01-08 来源: 作者:



(五)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城市水业管理关系

    实施城市中水回用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规划、建设、环保、市政、工业、农业、水利、卫生等众多单位与部门,但长期以来,在许多城市还存在着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和用水、供水与排水之间的部门和地区条块分割的体制,没有一个具体的机构来统一协调、规划及管理城市的中水回用。由于中水的推广应用会导致利益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重新分配,势必要求有一个统一管理部门从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负责解决中水回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北京市某小区如按照节水部门的规定必须建设中水处理设施,但该小区以地处市郊不属于节水部门管理范围为由,不愿投资进行中水设施建设。另外,城市中水回用的规划需要考虑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及污水的使用分配,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的回用路线等许多技术性非常强的问题,同样也需要一个专门部门来协调,才能保证中水回用规划的技术可行与经济适用。

    因此,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城市水业管理关系至关重要。要把水资源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来对待,由政府专职管理部门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调控,合理安排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中水的使用量,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目前现实情况下,各有关部门应站在节水优先的统一高度上看待中水回用,共同协作、相互配合,牺牲小集体的利益,充分体现其环保作用和社会效益。

(六)大力培育中水口用市场

    由于中水回用处于起步阶段,初期的中水市场还不成熟。国内中水设备的生产、销售缺乏规范,设备质量得不到保证;国外进口的中水处理设备价格昂贵,投资及维护费用高;为使用中水设施提供药剂、维修、检测、培训等社会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影响中水处理的运行管理。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束缚了中水事业的发展。

    所以,需要按照市场机制,以中水回用“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专业化” 为目标,大力培育市场经营主体。对中水处理单位要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在不断壮大规模和实力的基础上,创造条件,适时组建企业集团。利用加入世贸后的大好时机,积极引进国际跨国水务公司参与城市的中水回用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势吸引资金和技术,提高城市中水回用的能力和水平。

    大力培育由中水处理企业、中水回用企业及包括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种要素组成的中水回用市场结构体系。除了传统的提供中水处理设备、工程、技术等企业外,还应发展投资、咨询、科研、监理等要素组织,形成中水回用市场不断繁荣发展的崭新局面。要重点完善中水回用市场信息传递功能,使市场能够灵敏地反映、快速地传递中水回用的需求、供给、技术和生产信息;要加强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使有限资源流向中水市场效益好、社会最需要的领域;要形成市场激励功能,促使中水企业不断追求进步、改善管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七)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单一的政府投资体制会严重制约中水产业的发展。要尽快建立起与市场接轨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借鉴国外如法国、芬兰等一些欧洲国家的经验,通过实施“谁污染、谁治理、谁用水、谁花钱”的以水养水政策,解决资金来源。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中水回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风险补偿基金办法等各种手段保证投资回报;积极争取利用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外政府低息贷款及赠款,积极探索发行建设债券等多种融资方式,加大对中水回用市场的资金投入。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全方位推进中水回用发展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