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水回用工程现状分析及远景预测
时间:2007-01-08 来源: 作者:
㈡、河湖补水
为了保持各公园湖面水质良好和北京市一定的防洪调蓄的能力,每年护城河都要向各公园按期补水若干次。按北京市总体规划2000年至2010年每年河道换水6-8次,每次换水1米深。
北京市每年都要用密云水库的新鲜水源给护城河补水,且用水量巨大。通过实测现况河湖水质与"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对比分析,现况河湖水只能达到
Ⅴ类标准,要使河湖水质达到Ⅳ类,就应加大湖水的流动性,在频繁的替换中保持水质的新鲜,避免湖中厌氧情况的出现。目前中水管线已铺到了各公园的湖边,这样就为连续补水提供了可能,使每年6-8次的补水量平均分配到每周或更小的时间段内,使湖体在不断流动中自我更新。另一方面,河湖补水只能来源于上游密云、怀柔等水库高质量水体,用于大量补充观赏用水是对水资源极大浪费。若用中水代替新鲜水源给河湖补水,在水质上完全可以满足要求,又为国家节约大量的新鲜水源,而且用水不受季节影响。中水使用受到用户的影响,如没有工业用水和河湖补水,在冬季就要面临无用水户的问题。所以在中水项目规划阶段应保证一定量的河湖补水,确保在一年内的中水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闲置。
㈢、公园内冲洗厕所
中水的另一用途就是冲洗厕所,可在卫生间实现双路供水。中水用于冲洗厕所可以节约大量清洁水源。为了改变北京市公共厕所卫生条件差的现状,也是为了北京市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需要,建议应该大力提倡对二类厕所(人工清洗一天两次)的改造,特别是外国友人常去的几大公园应尽快实施,这样公园内的厕所用水量还会不断的增加。若使用中水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㈣、公园内道路冲洗
为了实现公园内的道路冲刷,应加强设备投资,为各公园配备水车等设施,园林绿化部门制定完善的路面冲洗计划,实现每天一次中水冲洗路面,以提高公园内的道路景观水平。
2、配合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发挥中水效应
空气含尘量高是导致我市空气污染较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而且根据国家气象局专家预测,我国已进入了沙尘暴多发阶段。我们应采取有力的措施有效的降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在治理沙源的同时应加强人工降尘。目前人工降尘的方法是环卫部门定时派水车浇洒路面,由于受水车载水体积所限浇洒范围达不到理想的压尘目的。所以我们不妨借鉴国外的方法,在城市主要干道沿线铺设中水管线,并配设相应的喷头,在保证用水量充足的前提下,可将现行的水车喷洒改为中水冲洗路面,提高压尘效果。可先选定特定路段进行试点,采用水车与喷头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实现中水降尘。真正实现北京市水清、天蓝,为2008年绿色奥运提供保证。中水工程一期工程完成后,主要供应二环路环卫用水及公园绿化用水,中水使用范围比较小。随着将来二期工程的上马和城市不断发展,我们应把中水的使用推广至三环及四环路沿线。四环路全长约65km,沿线左右各100m范围为四环百米绿化带,其绿化喷灌工作主要由朝阳园林局、海淀园林局负责,其中由朝阳园林局负责的东四环部分,从四元桥至小红门一段长20.5km,沿线绿化总面积380万m2,绿化用水量3900
m3/d。本工程在水源六厂前穿过东四环,这就给在四环路使用中水提供了可能。我们建议在管线与四环路接合部增设取水口,并从水源六厂向北沿四环增铺中水管线。同时应开发酒仙桥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项目,也引至四环供应环卫、绿化部门用水,与本工程形成南北同时供应中水,充分满足四环路用水量,并使用水调配自如。四环百米绿化工程是北京市未来的绿色屏障,也是申奥工作的一部分,它的建成将为北京提出的"绿色奥运"的申奥精神提供有力的证明,如果使用中水绿化,将会大大增强北京市的环保形象,应与四环绿化工程同期进行。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更多关于 北京市中水回用工程现状分析及远景预测 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