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中水回用 >> 

北京市中水回用工程现状分析及远景预测

时间:2007-01-08 来源: 作者:

   我国是世界上21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淡水量仅居第108位,水资源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资源问题之一。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关系到首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是维系北京首都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近年来北京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不节约用水和无节制的污水排放使得可用的新鲜水源越来越少,负责供应北京用水的几大水库的库容在逐年缩小,其中最大的密云水库按目前的储量只能再供水六年,北京已敲响了水危机的警钟。为了缓解缺水的现状,一方面应努力开采新水源并强调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在污水回用上做文章。所以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早在1987年,市政府就推出了"中水工程建设试运行办法",把用中水替代新鲜水源这一积极的节水措施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所谓中水,是污水处理厂将收集来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等城市污水,在污水厂中经过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达到去除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目的,使污水水质达到河湖排放标准,然后将水送到深度处理厂,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传统工艺过程或利用膜技术深度处理,从而得到的水称为中水。在城市生活、生产用水中,约有40%的水是与人们生活紧密接触的,例如洗浴、饮用等,这些方面对水质要求很高,不能被中水替代;还有多达60%的水是用在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环卫用水、冲洗地面和绿化用水等方面,其中部分对水质要求不高,若使用中水不仅在水质上完全符合用水标准,而且将节约大量的新鲜水源,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今天,回用水的资源利用问题已经提高到新辟水源的高度上来认识。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处理水资源化再利用工程就是为了实现中水回用这一目的而建设的项目,是2000年全市50项重点工程之一。工程利用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作为水源,东起高碑店污水处理厂,西至西便门。工程一期完工后供水量为30万m3/d,二期完工后供水量47万m3/d。一期供水30万m3/d,其中20万m3/d中水通过管线向北输送到高碑店湖中,供第一热电厂冷却循环用水的补充水源;另10万m3/d经水源六厂深度处理后用于市政杂用水。其中5万m3/d供给下游龙潭湖、天坛、陶然亭、大观园四个公园和环卫、园林部门,用于公园的绿化和二环路沿线的道路冲刷降尘。另外5万m3/d供给东郊工业区用于工业生产。工程总投资3.36亿。目前整个工程按原设计要求已于5月份全部完成,并于今年6月10日起在市政管委的主持下开始试运行至今。每日向高碑店湖供水20万吨,以保证第一热电厂冷却水的补充之用,同时向水源六厂按需量供水,每日约2-3万吨。
  为了尽早把中水事业推向市场,在总结了近一段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共同研究。

一、中水的用途

  在城市生活中、生产用水中,约40%的水是与人们生活紧密接触的,对水质要求严格。而多达60%的水使用在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环卫用水和绿化用水等方面,如将这部分用中水替代,在水质标准上是完全允许的,同时节约了大量的新鲜水源。目前工业冷却用水与工厂的运转联系紧密,用水量相对稳定。而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相应的环卫、绿化、景观等方面的市政杂用水也随之增加,对于用水便捷性和供水形式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水潜力比较大。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推广使用中水:
  1、园林绿化用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㈠、绿化用水

  据园林、绿化部门提供的绿化用水量测算依据为:每天每平方米用水0.002m3。
  各公园实际调查用水量是根据多年公园水表计量的平均数估算出来的。实际上公园绿化用水量标准达不到园林部门规定的每天每平方米0.002 m3/d.m2的标准,在夏季用水高峰的一个月内用水量要高于这个值,在其他的时间里要小于这个值,尤其在冬天是不浇水的,所以平均实际用水量仅为0.00153 m3/ d.m2。由于目前公园均以湖水或地下水用作绿化,价格偏低。而中水水价难以降到湖水或地下水的水平,因此建议政府应有效限制河湖水、地下水用于绿化,并规定合适的中水价格,使中水用于绿化即经济合理又是可行而必要的。

上一页 页码:[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北京市中水回用工程现状分析及远景预测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