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中水建设模式探讨
时间:2007-01-08 来源: 作者:
处理设施 处理设施是整个中水系统的核心,也是能否正常实现功能的关键,在建设时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处理规模的确定
中水在小区中有如下用途:冲厕,冷却用水,消防用水,洗车用水,清扫用水,绿化用水,景观用水等。
当中水系统以优质杂排水为原水水源时,由于水源量一般小于回用需求量,所以处理设施的规模根据原水水量来确定。
若以全生活污水为原水水源,由于可提供充足的污水水源,为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小区中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应根据小区所有中水用途实际需求量来确定。
核心工艺的选择 作为特定的目标对象,小区中水系统统在着普遍的特点,其处理设施所选择的工艺必须具备与之相符合的功能:
(1)由于居民用水从时段上讲很不均匀,因此所选择的处理工艺必须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
(2)物业管理公司的操作人员很难掌握专业的水处理知识,所以设计的工艺系统应便于操作和维护。
(3)国家的相关中水回用标准,对氮、磷有比较高的要求,特别是需要回用人工湖等景观水体的中水系统,为防止出现黑臭等富营养化现象,处理设施所选择的工艺应具备脱氮除磷的功能。
(4)运行处理成本低也是选择工艺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一般都是以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为核心工艺,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分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两大类。
以接触氧化为代表的生物膜法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处理效率高,适用于对去除率要求不高的快速处理方法;而序批法。
氧化沟等活性污泥法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处理精度好,即出水水质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标准。因此,接触氧化适用于以优质杂排水为水源的中水系统;序批法、氧化沟则更适合于以全生活污水为水源的情况。
建设形式
由于中水设施位于居民小区内,建设主式必须考虑噪声、异味及固体废物等不良因素对小区整体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必须选择适当的建设形式:
(1)对于处理设施中的各种水池,中小规模的工程尽量采用地下全封闭的建设形式;大中规模的可采用地上全封闭的建设形式;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半开放或全开放的形式,以节省投资。对于我国过去几年曾出现的全埋地污水处理设备,无论从工艺设计还是设备配置,经实践证明均不理想,不适合此类工程。
(2)设备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噪声、检修、能耗等多种因素。
(3)在小区的整体规划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中水设施的建设形式和规划位置,尽可能降低管网建设、水池等系统的造价,并使中水构筑物更好地与小区的整体风格相融合。
(4)在小区的整体规划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中水设施的建设形式和规划位置,尽可能降低管网建设、水池等系统的造价,并使中水构筑物更好地与小区的整体风格相融合。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