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微水会 >> 往期回顾 >> 

城市双修,水环境生态修复:把控系统本质特征全方位实现水体“再生”

时间:2017-03-01 来源:水世界订阅号 作者:

水世界导语

近年来,城乡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提升水环境质量,现清水活水,恢复河流功能成为水环境整治的重要任务。积极推进 “五位一体” 和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要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对此,众多行业专家及涉水企业潜心探索治理之路,并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水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方法。

从结构、功能及过程入手 重塑水体生态

上海海洋大学 张饮江 教授在第十一届城镇水务大会上指出,我国流域水污染类型主要包括耗氧物质污染、富营养化、有毒有害污染、微生物污染及咸化;呈现类型多样化、过程复杂性、效应长期性、区域结构性特点。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水体生态修复有了新理念。

水体修复新理念

进行 水体生态修复 时,要以水体生态学及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强化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水质净化、生态梳理、生态景观融合;以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与水域景观工程集成体系,深入研究水体生态景观关键技术;从水体生态景观结构、功能、动态,创建地域特征、科学内涵、艺术外貌、经济实用的特色水体景观。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所室主任 赵进勇 亦指出,河流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复杂、开放、动态、非平衡和非线性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是其本质特征。其中淡水生态系统完整性有五大要素特征,即:

进行河流修复的主要任务是使水质、水文条件得到改善,河流地貌景观修复,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维持与恢复;总目的是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使之趋于自然化。

要通过 总量控制、清洁生产、生物治污、清洁小流域建设 等措施进行水质改善;通过生态调度和环境水流进行水文情势改善。此外,在河流生态修复中地貌特征改善也十分重要,要恢复河湖水系连通性,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保持河流纵向蜿蜒性及横向形态多样性;外移堤防给洪水以空间并扩大滩地,采取生态型护坡以防止河床硬质化。

 

完成河流再生 成功案例可借鉴

随着河湖黑臭、水体景观呈现碎片化出现,加强水体生态化修复被越来越多运用,也有诸多成功案例出现。

1、晋城近郊丹河治理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刘剑彤 在城镇水务大会上分享了 山西晋城丹河的治理 。丹河受到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污染,且河流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下游农田也遭受污染,针对此种形势提出了如下治理思路。在源头控制—支流削减—原位修复等一系列措施采取下,实现了水质提升,生态恢复。

丹河治理前

措施采取后的丹河

2、浙江海宁市河道治理

3、洋河水库生态治理

(根据第十一城镇水务大会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分论坛部分演讲嘉宾ppt整理,未经主讲人确认)

刘剑彤---城市近郊河流再生—以晋城丹河为例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视频链接

闫斌---土人的水生态基础设施之路

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第三分院院长、规划总监

视频连接

叶清华---荷兰智能水管理:可适应性规划和设计来应对气候变化

荷兰三角洲研究院博士、咨询专家 、研究员

视频连接

温馨提示:

(由于微信限制,无法加载所有视频,更多资料及视频内容,“阅读原文下载水世界APP",或者在微信订阅号内回复“修复”。)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