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微水会 >> 往期回顾 >> 

智慧水务应该怎么做?看看专家和企业在做什么!

时间:2017-03-01 来源:水世界订阅号 作者:

水世界导语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捧热智慧城市,并要求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有效治理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自今年1月国务院下发《“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 、 发展智慧环保 以及 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三大短期目标 被确定,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面对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水务行业开始思变求新,为新一轮的“跑马圈地”布局。

在第十一届中国城镇水务大会上,与会专家及相关企业人士一起探讨了城市智慧水务建设运行

城市智慧水务体系构建及展望

周长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院水务所所长

城镇水开展务工作中,面临气候变化、城市内涝、排水管网系统能力及运行、水体污染、供水应急等挑战。

“互联网+”与水务相结合智慧水务,重点在于服务城市水务运营和管理,覆盖水务工程规划、设计、运营和管理全过程。实现智慧供水要以经验运行为主、做好状态评价、事故预警、调度应急,优化运行、节能降耗。由于智慧排水相较于智慧供水滞后,现尚处在科学管理起步阶段,要做好排水系统灾害诊断、洪涝灾害预警、系统调度优化等。

 

智慧水务架构设计要求

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为核心支撑技术的智慧水务应从感知的智慧向管理的智慧再向决策的智慧逐步发展,从而实现:

1.监测全面化、

2.业务协作化、

3.决策科学化、

4.信息公开化。

智慧水务之产销差综合管理平台思考

王光辉

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副总

针对跨地域管理中遇到的 不统一、不精准,效率低、成本高,难萃取、难共享 的问题,通过智慧水务实现水务信息化管理,并使得企业成本得以精细化控制。

对于供水的智慧运营要满足供水安全,产销差经济合理,运行最优,客户满意。但就目前来看,产销差因牵涉部门众多,难量化,且缺乏标准与检验手段,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储备;因此想要满足国家政策要求和社会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探索管理技术路线是关键。对此,首创 推出 智慧化综合管理平台,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

智慧水务系统中的全过程水质管理信息系统

安伟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目前水质管理上面临以下三个问题,即:

1.信息碎片化,空间上、时间上、管理上条框分割,导致水相连却数据不相通;

2.信息具有迟滞性;

3.数据安全性。

在现今信息化时代,如何扭转水质管理滞后这一被动局面,智慧水务是不错的解决方案。其可针对现有数据系统提供风险管理,实现数据分析可视化,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安全性。

 

智慧水务功能

县镇智慧水务系统建设典型案例

何世德

中诚智慧城市建设研究会智慧水务专委会秘书长

县镇作为中心城市或城区的“边缘化”区域,空间位置相对独立,发展相对滞后。在供水方面保障能力不足、基础设施监管不到位;排水方面体制规划及执行不明确;总体上讲运营监管机制不甚完善,信息沟通渠道不及时,也缺乏相关领域人才。因此,从业务需求、信息化需求及管理需求层面上,县镇水务实现智慧化是必然要求和趋势。

县镇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

Eg:桐梓县智慧水务建设示范工程

将智慧水务建设与水务市政工程建设融为一体,以水务业务一体化和城乡管理一体化为标准进行规划设计。

顶层设计

构建智慧水务平台的成功经验分享

陶建科

上海敢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智慧水务建设已成为我国传统水务领域转型的重要方向。对此,敢创构建了智慧水务大平台 —— IGCIWRS 。其采用C/S+B/S+M/S相结合开发模式,以WebGIS系统为中心,建立统一的智慧水务数据库平台,规范数据格式及建库标准,将供水、排水、防洪排涝、水资源、水利环保等专业的应用管理业务信息发布到WebGIS平台,实现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小结:实现智慧水务系统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水务全行业各领域(给水、排水、水资源、水利环保、防洪排涝)的技术发展目标,最终达到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环境生态自然;水管理高效科学;水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美丽建设。

(根据第十一届城镇水务大会“城市智慧水务建设与运行”分论坛嘉宾演讲ppt整合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