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料 >>

净水工艺合理选择的探讨

时间:2013-06-18 来源:西南给排水 作者:郭玲 王良超 陈玉成

资料来源:西南给排水

摘  要:针对长江、嘉陵江水源的微污染水质特性,根据重庆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水质规划目标,在总结常规处理工艺净化受污染原水的局限性的基础上。综合比较了预处理、常规工艺强化和深度 处理对长江、嘉陵江原水的适用性,最终确定常规处理强化与臭氧一生物活性炭工艺联合,是在重庆原水条件下净水工艺的合理选择。

Abstract:

关 键 字:

 

0 引言

目前,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供水系统均以长江、嘉陵江为水源。其中,在长江的取水量占供水系统供水能力的52%,嘉陵江占48%。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长江、嘉陵江重庆主城区段的源水,水质正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以有机物污染最为显著。同时,三峡工程蓄水后.处于库尾的主城两江流速减缓,水体稀释自净能力下降,对水源水质的影响也难以估计 重庆市作为西南地区长江上游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基本解决了城市供水的供需矛 盾后.进一步提高供水水质已刻不容缓的提到了议事日程。因此,针对两江水源污染的现状以及常规净水处理工艺的局限性.对重庆市净水工艺进行合 理选择便显得尤为关键。

1取水口水源水质现状

以上情况均表明,长江、嘉陵江水源水质有机污染较为突出。两江源水正受到来自上游生产与生活的双重污染。

2常规净水工艺的局限性

目前.重庆市主城区各水厂采用的饮用水净化技术为常规水处理工艺,即通过混凝、沉淀、过滤和加氯消毒来保证饮用水水质。然而.面对日趋恶化的水源水质.常规净化工艺已显得力不从心。表现在以下方面:

1)国内外的试验研究和实际生产结果表明:受污染水源水经常规工艺只能去除水中有机物的20%~30%,且由于溶解性有机物存在.不利于破坏胶体的稳定性而使常规工艺对原水浊度去除效果也明显下降(仅为50%~60%)。

………………

全文下载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