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料 >>

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及系统中氮、磷的空间分布

时间:2008-06-12 来源:浙江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 作者:曹杰 罗安程 吕庭君

资料来源:浙江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

摘  要:摘要:通过室内小型人工湿地装置,研究了种植千屈菜和未种植植物的两个人工湿地系统对氮、磷的去除效率及氮、磷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种植千屈菜的人工湿地出水的TN、氨氮和TP 的平均浓度均低于无植物的人工湿地系统,千屈菜植物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在千屈菜人工湿地系统中,千屈菜的生物量及氮、磷积累量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表明可以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来提高人工湿地对氮磷的去除效率。

Abstract:

关 键 字:人工湿地;氮;磷;去除途径

 

         

.2 人工湿地系统取样点示意图

1.5测定方法

污水中CODcrNH4+TNTP等水质指标的测定采用中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方法(国家环保总局,2002);植物样品经H2SO4-H2O2消煮后,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TN,钼锑抗比色法测定TP(鲁如坤,2000);基质样品经HClHClO4消煮后,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TP(鲁如坤,2000)

2.结果分析

2.1人工湿地对TP的去除效果

小型人工湿地系统在实验室内运行了98天,该系统对TP的去除效率见图3B。在整个运行过程中,该系统对磷的去除效率都很高,都在90%以上。因此,人工湿地对污水中磷的去除有极高的效率,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十分一致。从总体来看,种植千屈菜的与无植物的人工湿地系统出水TP浓度有较大差异,且有植物的人工湿地系统出水TP始终低于无植被系统。千屈菜人工湿地系统出水TP平均浓度为0.06mg/L,无植物系统为0.36mg/L,二者相差6倍之多。有植物与无植物人工湿地系统对磷的去除效率差异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时段性,在试验前期,即:0-20天左右,无植物与有植物人工湿地总磷的去除效率都比较高,两处理之间差异很小,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处理间差异越来越大。这表明,随着运行的时间增长,植物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千屈菜湿地系统磷去除平均效率为98.52%,无植物系统的为91.37 %,二者相差7.15 %。这一结果表明,介质在磷的去除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植物的作用远小于介质。尽管如此,植物可以在磷浓度很低的情况下使出水磷浓度进一步降低,明显改善出水水质。由于大部分富营养化水体磷浓度也仅在1.0mg/l以下,因此,植物的这种特性对于富营养化的水体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效果

2.2 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氮的去除效果

由图3C3D中看出,氨氮与总氮在整个运行期间其变化趋势十分相似。人工湿地系统对氮的去除有明显的效果,但其效率远低于对磷的去除效率。与磷相似,氮的去除也存在着明显的时段性。氨氮与总氮的去除在运行起始时期,去除能力强、效率高。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出水氨氮与总氮含量逐渐增加,运行56天左右以后趋于稳定。有植物的人工湿地系统出水氨氮和总氮浓度始终低于无植物系统,这种差异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千屈菜和无植物人工湿地系统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5.02%,38.08%,相差16.94%,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20.24mg/L27.86mg/L。千屈菜和无植被人工湿地系统对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5.44%,33.63%,相差11.81%,对应的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27.28 mg/L33.18mg/L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 下一页 共5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