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料 >>

软核硬壳球形滤料应用于曝气生物滤池的实验研究

时间:2008-06-12 来源: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作者:戴长虹,吴然然

资料来源: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摘  要:本文以新研制开发的软核硬壳球形滤料为生物滤料,进行了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考察了该滤料的挂膜情况,探讨了不同的气水比和水力负荷条件下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Abstract:

关 键 字:滤料;曝气生物滤池;挂膜;气水比

 

    本实验比较了在相同水力负荷0.5m3/(m2.h)条件下(HRT=2.4 h),气水比分别为5:17:19:111:1时,曝气生物滤池对COD、氨氮、SS去除效果的影响,每种工况下运行7d1-7d气水比为5:18-14d气水比为7:115-21d气水比为9:122-28d气水比为11:1,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气水比在5:1-9:1之间变化时,增加气水比有利于COD和氨氮去除率的提高;而当气水比从9:1提高到11:1时,COD的去除率增加却不明显,并且氨氮的去除率有下降的趋势。气水比由5:1提高到11:1时,悬浮物的平均去除率有所降低,但降幅不大。统筹考虑COD、氨氮、悬浮物三个指标的去除率和经济因素,本实验确定较佳的气水比范围是7:1-9:1

5 气水比对COD、氨氮、SS的平均去除率的影响

3.3水力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水力负荷是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一个限定因素,同时也是反映其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水力负荷过大或过小对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都会产生不利影响[2,3]。本实验气水比控制在9:1,水力负荷分别为0.3m3/(m2.h)0.5m3/(m2.h)1.0m3/(m2.h),对应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4h2.4h1.2h,每个工况稳定运行7d,考察水力负荷的变化对COD、氨氮及SS去除效果的影响。1-7d水力负荷为0.3m3/(m2.h)8-14d水力负荷为0.5m3/(m2.h)15-21d水力负荷为1.0m3/(m2.h),实验结果见图6

       6 水力负荷对COD、氨氮、SS平均去除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力负荷的提高,COD、氨氮和悬浮物的去除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当水力负荷控制在0.5m3/(m2.h)以下,即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2.4h以上时,出水的COD、氨氮和悬浮物浓度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的一级排放标准的A标准。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