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料 >>

我国村镇生活污水处理途径探讨

时间:2008-06-16 来源:浙江万里学院环境科学系,浙江宁波 作者:白春节

资料来源:浙江万里学院环境科学系,浙江宁波

摘  要:本文对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其特点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结合我国村镇的现状,探讨了其生活污水处理途径,提出了我国村镇生活污水应以生态处理为主的技术与政策途径。

Abstract:

关 键 字:

 

我国乡镇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收集后,按照现有大城市生活污水工艺处理,其处理设施建造投资与日常运营费用,我国大多乡镇的财力难以承受,这也成为制约乡镇生活污水治理的瓶颈。因此选择投资低、日常运营费用少的工艺是关键。解决该问题的途径,笔者认为应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

1)经济发达、规模大且用地紧张的乡镇,其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应优先采用处理后回用工艺:

↓充氧

污水管网→厌氧(或化粪池)→好氧处理→沉淀→过滤→除臭消毒→回用

该工艺的污水先经过厌氧发酵处理后,可以去掉污水中部分有机物;再用常规好氧处理;好氧处理后出水经过消毒除臭回用于当地居民冲厕所、绿化浇灌、道路冲洗等。该工艺处理后回用所涉及到的回用管道系统,在现有大城市中因历史原因无法实现,但在规模不大,经济条件好的乡镇,其回用管网的改造敷设是容易做到,处理设施的日常维护费用,可以从收取排污费、中水使用费来维持。处理设施投资可以通过市场运作来融资(如BOT形式)。

2)经济发达、规模小且用地紧张的乡镇,其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应优先采用微动力充氧好氧生物处理+土壤渗滤工艺:

↓充氧

污水管网→厌氧(或化粪池)→好氧处理→土壤渗滤→排放水体

该工艺的好氧处理可以采用固定生长型反应器,土壤渗滤可以选择绿化用地等。后段采用土壤渗滤处理,前段好氧反应器负荷比常规好氧工艺大,反应器小,耗氧少,从而能耗与造价低。前段采有好氧处理后的出水有利于土壤渗滤处理,可以减少土壤处理占地面积且卫生条件好。

3)规模小且闲置土地多的乡镇,其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应优先采用生态处理工艺,污水管网→厌氧(或化粪池)→生态处理→排放水体生态处理处理单元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土壤渗滤、生物氧化塘、湿地处理以及它们的组合体。

2.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途径

我国农村因分布广、散、地理地貌分布复杂,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差别大等特点,解决方式采用统一模式不现实,不可操作。应根据当地经济、周边环境区别对待。

1)经济落后的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是个大难题,有些地区因太分散无法收集,有些村庄集中,但管网施工难,投资大,当地农民与政府无力承担。而该类地区的农村土地多、人口密度小,生活污水来源单一且有机肥力好。因其使用不方便而长期使用无机肥,从而导致水体污染、土地板结现象突出。针对这样的情况,只能依靠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来解决,只要有健全的绿色食品市场准入机制、市场监管机制等政策的引导,通过市场调节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农民自觉使用生活污水浇灌土地的积极性。

2)经济相对发达,村落较为集中的农村,应加强生活污水的收集系统的建设;从能耗角度考虑,应采用生态处理为主办法处理污水。有条件的农村,可以利用地形的高低,使污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形成跌水状,以利于充氧,加速微生物的降解速度,减少生态处理占地面积或提高处理效果。天然地形条件受到限制的农村,经济条件允许,可以人工制造跌水充氧与生态结合的方法处理。

3 结论与建议

村镇生活污水有机成分含量高,可生化性强,生物处理技术是该类污水处理的最佳选择。基于我国农村普遍欠发达的现状各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特点、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目标不尽相同采用经济有效、简便易行、节约资源、工艺可靠并能够与当地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使生活污水排放与处理无害化和资源化,是我国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我国村镇生活污水处理途径探讨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