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料 >>

我国农村水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

时间:2008-06-16 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工程设计与研究中心 作者:王守中,张 统,李卫卫,李惠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工程设计与研究中心

摘  要:农村水污染治理及水环境综合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污水处理是不同于城市和中小城镇的有一类污水,具有点多、面广、分散、量小等突出特点。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农村水污染的特点和规律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农村水污染治理的工艺要求和对策,最后对搞好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Abstract:

关 键 字:农村水污染;特征分析;防治对策

 

5.2 加强引导,增强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

从我们对村民的调查走访和工程建设管理中可以看到,一些村民甚至村干部对污水处理认识还很肤浅,他们欢迎政府投资污水处理设施,但不愿意支付污水站运行管护费用;有的试点村存在着“等、靠、要”思想;有的试点村在工程建设中不积极配合,甚至收取场地费、临时设施费等不和谐现象。

新农村建设水污染问题的解决不仅依赖于国家对于新农村基础设施的硬件投入,还依赖于农民自身的生活习惯、支付意愿、认识程度等软件环境支撑。从某种程度上讲,软件方面的移风易俗可能更加艰难。

农民素质的提升和农民自身参与的积极性是是新农村建设能否成功的核心。如果农民素质没有得到提升,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程度不够,那么基础设施的建设效果会因此而大大削弱,甚至是出现大量的投资浪费,结果与预期相背离。国家的宏观政策、管理规定,需要农民的理解和支持。

5.3 强化经济手段,确保污水站长效运行

支付意愿的引导是设施运营的基础。水的商品性,水处理服务的商业性在农村需要认真的引导,在国家为农民提供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农民逐渐支付力所能及的运行管护费用,另外政府的资金补助不仅是在投资方面,还需要在后期的运营补助上有充分的准备。以北京市为例,如果全市3953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每个污水设施年运行费用以2.0万元来计算,则市政府每年需拿出近8000万专项经费来补贴,而且这是一笔长期开支,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目前,我市农村基本上没有开展自来水收费制度,只有个别村庄在开展试点,尽管收费价格相对城市居民来说低很多,但这是个良好的开端,可让村民们明白水的商品性和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增强农民的节水意识。同时,可利用收取的自来水费反过来再补贴给建有污水站并能保持良好运行的村庄;相反,对那些未经批准私自关停污水站的村庄,可采取一定的经济处罚措施,以此来提高村民的积极性,保持污水站良好运行。

6 结语

新农村建设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农村污染问题也是国家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为实现农村污水处理“建得起、用得起、管得好”的目标,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在水污染治理工作中应从农村实际特点出发,坚持“低投入、低成本、重回用、易管理”的原则,从工艺选择、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做好统筹规划,使农村水污染治理步入 “建得起、用得起、管得起、有长效” 的良性发展轨道

作者简介:

    王守中,男,19723月出生,工学硕士,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现为全军环境工程设计与研究中心(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工程师。作为课题主要完成人,先后获得全军及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国家发明博览会金银奖各1项;参加编写专著4部,发表论文25篇;获得 “全军环境保护专家”和总装“十五”环保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