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料 >>

小城镇污水处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时间:2008-06-16 来源:杭州市市政设施监管中心 作者:方辉

资料来源:杭州市市政设施监管中心

摘  要:小城镇污水治理是小城镇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它将是继大中城市污水治理后的一个新的战略目标。本文以浙江省小城镇污水处理为例,分析了其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Abstract:

关 键 字:小城镇;污水处理;问题;措施

 

1 引言

    浙江省的污水治理事业自20世纪80年代建成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以来,到2004年底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达43[1]。特别是在十五期间得到了较快发展,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从2000年的84万立方米/日,发展到2005年的423万立方米/日。尤其是为深入推进生态省建设,从2004年到2007年,在全省开展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企业的“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到2007年底,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随着小城镇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镇人口不断集中,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城镇污水排放量也不断增加,不仅直接污染了小城镇自身的生态环境,而且造成了河湖水体的严重污染,已成为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2]。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了今后5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小城镇建设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小城镇污水治理将是继大中城市污水治理后的一个新的战略目标,因此,探讨小城镇污水处理具有重要性及迫切性。

2 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特点

    小城镇污水处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污水处理规模小:小城镇人口少,用水量标准较低。统计据,浙江省718个建制镇平均人口为11273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140.2升;612个集镇平均人口为2612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124.1[3]。污水处理规模往往小于2万立方米/日,有的甚至只有几百吨。

2)水量、水质变化大:小城镇产业结构存在区域特定差异,当污水处理厂进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时,时变化系数较大;当工业废水比例高时,时变化系数及周变化系数均较大;当该城镇为旅游地区时,不仅时变化系数大,而且季节性变化系数亦较大。

3)经济实力较弱: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地方财政补贴有限,污水处理收费低甚至未征收,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欠缺,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不足或没有。

4)技术人员缺乏:小城镇污水处理专业、建筑工程专业、电气设备专业等技术力量缺乏,缺少城镇污水处理建设、管理、运行的工作经验。

   3 小城镇污水处理的问题

在小城镇污水处理建设、运行中,发现其存在不少问题:

1)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偏大,污水收集系统(管网)建设滞后,处理规模达不到设计要求。

2)没有根据其自身特点研究和采用相适应的污水处理工艺,而是延用和照搬大、中型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

3)为减少工程建设费用,放宽排放标准,降低建设标准,追求低价中标,给工程带来很大隐患。

4)对污泥的处理与处置重视不够,出现“二次污染”现象。

4 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对策

    针对上述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小城镇污水处理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专业规划

小城镇污水处理应从制订污水工程专业规划入手,指导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序的完善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工程专业应划定城镇污水收集范围,预测城镇污水量,确定排水体制,进行污水收集管网的布局(包括管道布局走向、管径、坡度、埋深控制等),确定污水处理厂、中途提升泵站等污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

4.2建设标准

    为防止片面强调小城镇特殊性而因陋就简,给工程造成隐患。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必须遵循《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和《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77号)。坚持两项标准,并不是要求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照搬大中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程模式,而是要求小城镇污水处理要在严格执行国家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在项目构成、工艺与装备、配套工程、劳动组织与劳动定员等方面,可以根据所选的工艺技术特点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基本要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设置。对经济条件好的地区,提倡采用更高的建设标准,建设现代化的污水处理设施。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