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料 >>

加快村镇治污,保护水源,促进新农村循环用水

时间:2008-06-16 来源:北京市水务局农水水保处 作者:杨进怀 刘春明 朱铭捷

资料来源:北京市水务局农水水保处

摘  要:本文从北京农村污水排放现状普查、治理方式探索以及北京市今后一个时期污水治理的思路探讨等方面,介绍了北京市通过农村治污,保护水源,改善农村水环境的有益尝试。

Abstract:

关 键 字:农村; 污水治理; 水源保护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污水量日渐增多,成为影响水源水质、居住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北京市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出了“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的建设目标,农村污水处理也日益成为推进农村城镇化、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也是新农村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通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和新农村治污工程,北京探索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1 农村污水排放现状及危害

    为了摸清北京农村污水产生和排放的基本情况,市水务局组织有关技术单位和区县水务局,对全市185个乡镇、3978个行政村开展了村镇排污和治理现状的普查。

    普查结果表明,2006年郊区村镇污水排放总量为1.9亿立方米,其中乡镇中心区污水排放总量为1.03亿立方米/年(其中:,工业污水),村庄污水排放总量为0.9亿立方米/年(其中:)。

    镇中心区污水主要包括镇区居民生活污水和乡镇工业废水,其中生活污水生活污水0.45亿立方米/年,占总污水量的44%,工业废水0.58亿立方米/年,占56%

    农村污水和废水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养殖业排放废水。其中生活污水0.56亿立方米/年,占62%,养殖废水0.3亿立方米/年,占38%。

    北京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五大水系作为村镇污水受纳水体,70个监测河段中仅有23个河段水质符合规划水质功能要求,达标率为32.9%。受纳污河道污水入渗、部分工业污水就地排放等因素影响,平原区地下水污染已呈现从城区向郊区、从浅层向深层扩散的趋势,形成石景山---丰台---城市中心区、昌平---顺义、朝阳---通州、大兴南部、房山东南等多条污染带,浅层地下水IVV类面积超过2500平方公里。

2 北京农村污水治理主要做法

2.1 制定规划,指导区县合理开展污水治理

    北京市水务局和计划部门合作制定《北京市村镇集约化排水(治污)规划》,明确2010年和2020年北京农村的治污目标。规划将全市农村划分为770个治污单元,按照城带村单元、镇带村单元、小流域单元、排水沟单元分别提出了适宜的排水体制、建设标准、收集处理模式、回用方式及水质标准和投资标准。规划还明确了了不同单元的运行管护机制。本规划的制定规范了郊区县的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有助于减少农村污水治理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2.2在山区建设清洁小流域,从源头治污

    近年来,北京市创新水土保持工作理念,加大了水源保护的力度,按照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治理思路,在传统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对流域内农村的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进行五同步治理。村庄建设污水收集管线,建设不同类型污水处理设施,把再生水回用于农灌、冲厕、环境,还于河道。建设垃圾收集设施,设置了封闭式垃圾箱,净化环境。

       20042007年,共建成50条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在山区共建设农村污水处理工程412处,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1.96万吨,上述工程的实施,使污水实现了达标排放,保护了饮用水源安全。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