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科学的城市水环境管理体系提供支撑体系
需要通过管理科学的研究协助政府理清管理的职能体系;需要通过对产权和建设体制的研究逐步健全城镇水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机制;需要通过投融资机制研究,促进城市供水和污水的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通过城市供水/污水处理行业绩效管理平台的开发,为政府建立经济监管的管理平台和工具;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提高政府管理决策的效率;通过技术标准和技术政策的研究制定,提供政府管理的技术准则。
通过以上工作,初步完成城镇水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和管理平台建设。
2.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
我国水污染控制问题在城市节点上,目前体现得最为综合,也最为关键。
我国城市水环境已经大量恶化。在城市而言,水污染控制越来越需要系统的规划和综合的整治,而不是局限与单一污染源的控制。
广大城市要迫切的需求。不同资源、经济和环境容量的城市需要不同的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3.饮用水安全保障的综合技术
我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饮用水安全风险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饮用水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社会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由于南北自然地理条件迥异,水源自净化能力和污染承载力不同,加之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水厂现有净水设施建设情况及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我国各地饮用水源水质问题相当复杂,水污染分布范围广、水质种类繁多、存在的饮用水安全风险问题也各不相同。
对于不同的饮用水安全风险问题,目前缺乏有针对性的关键技术及相应的集成化技术,对水源、水厂、供水管网和用户饮用水质缺乏系统的风险评估和全过程的风险控制。近十几年来,虽然也进行了一些单元处理技术的研究和集成,但仍没有实现从饮用水源到终端用户的全过程风险控制,没有形成可指导不同水污染水质的设计、处理、管理、操作的系统性规范和规程。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