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专家 >> 人物访谈 >> 

彭永臻教授专访:水行业地方标准亟待加强

时间:2009-09-30 来源:水世界网 作者:胡菊红

编者按:记者踏入北京工业大学,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红色横幅“热烈祝贺我校环能学院彭永臻教授荣获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彭永臻教授的学生也通过楼道内的专栏向记者介绍了近年来彭教授在学术上的一些研究项目和成果,以及彭教授的历届学生:如今他们已在国内各大城市,澳大利亚,日本等地方的水行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言语中饱含着他们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在此我们先衷心的向彭永臻教授表示祝贺!

节能降耗 更要关注管理漏洞

提到节能降耗,彭永臻教授一针见血的点明了现今污水处理厂的一些管理漏洞,他认为虽然节能降耗技术升级很重要,但是加强管理更重要!彭教授介绍到,近两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的非常多,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普及率基本达到了60%,但是污水处理厂建的速度非常快的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了一些非常严重的情况。

“最严重的是建成以后不运行,摆样子,建完一个,又建第二个,来提高这个城市的污水处理厂普及率;还有一种情况是,水通了,但是基本不运行,或者白天运行,晚上不运行,比这更严重的是白天不运行,晚上不运行,只有参观和领导检查的时候才运行,但是污水处理厂的人员,设备却都是满负荷配备的!”彭教授对这些现象非常扼腕,“最后一种现象是白天运行,晚上也运行,但是最后的污泥,却被他们趁半夜3点钟,没人的时候偷放出去!其实偷倒污泥的危害不亚于不运行的,因为城市污水的基本原理是将有机物污染物质无机化,但是大部分还是变成污泥了,好不容易分离出来的污染物又放回去了,那这种情况下,电也费了,人也费了,本身就是很大的一种浪费!这样的污水处理厂在我国占很大比例,这两年这些情况有些好转,但是还有很多地区没有检查到,真正要实现污水处理厂满负荷、有效率的运行,管理方面还任重道远,这个问题比节能降耗还要重要!国家应该更加加大执法和监察力度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彭教授说,99年的时候,他去参观过澳门的一个污水处理厂,5万吨(每天)的处理量,运行人员仅有两个半人,为什么说是两个半人呢?他说其中化验人员只上半天的班,领半天的工资,他们没有大的厂房,只有一个简易房,里面有检测设备和办公室,但是污水处理厂运行的非常好。而在我们国家,就算是兴建一个处理量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得建一个大楼,厂长,经理,书记,计划生育办,行政组织,甚至还有车队,维修人员等等都是必须的配备。虽然体制方面有所差异,但是2个半人,和25个人,这是多大的差距?!而如果配备如此齐全却不运行,那这种浪费就更可怕!不仅是财力的一种损失,对人员也是一种软的伤害。

针对这些情况,彭教授建议,“现在中国正在改革,我也挺赞成污水厂改革,把污水处理厂承包出去,让专业的运行公司来运营,这样地方政府需要投入的资金也少,运营公司在技术和管理上也更有经验,更能达到企业和政府双赢的效果。”

氨氮标准 不但不严 还应该更严

彭教授是城市污水生物脱氮方面的专家,他说两个月前,他参加了环保部专门召开的一个会议,会议是刘鸿亮院士主持的,专门针对的是如何解决我国的氮的污染。现在我们国家污水处理厂建厂都执行一级A标准,比如COD排放浓度要求低于50 mg/LBOD排放值为50 mg/L以下;氨氮标准为5 mg/L8 mg/L,其中夏天排放浓度低于5 mg/L,冬天低于8 mg/L;总氮排放标准是15 mg/L以下;磷是0.5 mg/L。而这个标准,我们国家95%,甚至是99%的污水处理厂都达不到,其中北京所有污水处理厂都达不到,当然也还是有江苏个别的污水处理厂达到了,于是各地污水厂都呼吁:这个标准太严了,应该放宽!但是彭教授在会上却提出了他独到的观点。

“我们国家关于氮的标准不仅不能降低,而且应该更加严格,我们国家富营养化情况比起欧洲,澳大利亚,很多国外地区都要严重的多,比如滇池,渤海。有人说,如果渤海完全靠自身净化,需要一百年,而现在的情况是,污水同时还在不断排入其中,那么这个时间就更不止一百年了!而在澳大利亚,污水处理厂出水总氮必须达到10以下,其中个别地区还要求 90%的概率要达到8以下,50%的达到5以下,任何情况下不能高于10。”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