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日经BP社记者就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问题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进行了采访。
Q:您对日本企业及产业界有哪些方面的期待?
仇部长:在与中国的交流和商务往来方面,日本企业留给我的印象比欧美企业更为消极。也很少参加我们的论坛会议。
在过去20年里,许多日本企业是搭车“日本对华贷款”项目、向中国出口产品的。但是,随着对华贷款项目的逐渐减少,日本企业过去所依赖的渠道逐渐失去。在如何主动开拓新渠道方面,日本企业似乎还处在懵懂的状态。
进入21世纪后,中日友好也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确立,不仅仅有赖于于双方的对等,还有赖于于双方能够主动推进信息交换和加强合作。这与过去那种利用现成渠道的被动式贸易性质完全不用。
中日企业应当做出新的选择。日本和中国事实上已经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无论面临环境问题、CO2气体排放问题、还是经济或社会的发展问题,如今都不是一个国家就能够独挡一面的时代了。
目前,欧美先进技术不断进入中国。中国的自主环境技术发展也日新月异。这样下去,日本的环境技术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最终也许会失去登场的机会。
目前需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如何解決?何者优先?
第一个就是中国方面协助日本了解中国市场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产品和技术。
另外一个是如何促进两国企业和技术人员更广泛的交流,为双方开创一条商务通道。
在这两个问题里,第二个问题尤为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尽管日本企业一直表示愿意与中国加强交流、增进商务往来,但这仅限于口头。在实际行动上,日本企业远没有欧美企业积极。
与欧美企业主动推销先进技术的理念不同的是,很多日本企业认为自己的技术很先进,抱有等人上门的想法,这是导致日本企业在中国水市场的现状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欧美企业却是积极迅速地来到中国,主动推销。两者的想法从根本上就不一样。
中国的建筑、环境领域有非常大的需求,是一个大市场,无论从哪里来的产品和技术,都能被这个大市场消化吸收。而且,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有需求、又能在现场看到实物,那么供应方是谁都不是重要的问题。在与中国地方政府合作实施的示范项目中,欧美企业向中方详尽地介绍现场所应用的产品是什么、性能如何等。事实证明这种办法非常奏效。
Q:中日双方如何合作共同发展?
仇部长: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们对日本的技术和技术人员充满期待。关于这一点,我在这里提供三条建议。
第一点,希望更多的日本企业和日本技术人员能参加中国政府举办的“建筑节能”、“污水处理”、“生态交通、环境示范城市”等论坛会议或展会。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