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立达,1993—2005年任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现任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专委会副主任,长江技术经济学会秘书长。从事长江保护30余年,曾参与和组织了三峡和中线南水北调等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与设计等工作。
记者:全国两万多家化工企业中,位于长江沿岸的有近万家。有排放,就有污染。不久前有环保组织也声称检测出长江鱼环境激素超标。有人认为,长江的水量近一万亿立方米,自洁自净能力很强。那么,您认为,长江在能够自洁的范围内,能承受多少排放的污水?超出承载力,长江会面临哪些环境风险?
翁立达:长江的水量虽然近一万亿立方米,但它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水期却不一样。长江接纳的污水量相当于黄河的年均径流量,即使本身存在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污染物对水体的影响既有短期的效应,也有长期的积累,因此,当污染到达了一定程度以后,对人体、鱼类肯定会产生一定的累积性影响。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