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专家 >> 人物访谈 >> 

欧平安:村镇污水治理不可沿用城市治污模式

时间:2012-09-26 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 作者:张雅伟

近日,第二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记者有机会在会议现场采访到了德安集团总裁助理兼市场部部长欧平安先生,就目前农村水处理技术及德安集团的产品工艺进行了沟通与交流。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欧部长,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德安集团在农村污水方面已有多年的历史,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欧平安先生:好的。德安集团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了在农村污水方面的研究与探索。比如目前应用比较多的人工湿地,我们在十年前就掌握了这项技术,并得到了多处应用。浙江省第一个生态村、生态镇的污水处理工作就是我们来参与完成的;浙江省的“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也是由德安集团配合实施的。近年来,我们的生态处理在多个省市均得到推广应用。曾经参与过浙江、江苏、福建、四川、河北、天津等地区的农村污水治理技术体系的编制工作。十年间,德安集团在污水处理及垃圾治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化的技术。

在2008年之前,我们主要以生态绿地技术处理污水为主,其中在浙江省应用居多,目前仍然在运行当中。德安集团做过的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就达上千例。其中包括,四川地震灾区,江苏省等南方地区。前些年,实际的农村污水工程规模小,总量小,处于市场培育阶段。2008年以后,德安对已有工艺进行了反思,就以现在比较盛行的人工湿地技术,我们现在并不主张提倡。因为我们在做人工湿地工程的过程中发现,人工湿地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施工周期长。一般情况下,农村污水处理工程规模比较小,但是,不管是50t还是500t的工程,从开始设计到动工,时间相差无几,起码要四个月时间,这是首要问题;第二,对于施工的工艺要求比较高。我们知道,人工湿地工艺完全要手工操作,需要在现场实地进行施工。由于这种小工程同样需要大的投入,因此,一般大公司都不愿参与。很多地区在大规模推广应用人工湿地的时候,按招投标程序和建设程序,最后都是交给了当地做土建的包工头。这样往往造成施工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后续维护跟不上的状况。

因此,我们从国内和国外成功案例中进行总结,认为采用安全简单、方便维护、高效节能的工艺和方法最适合农村污水的处理。

2010年我们推出了一种智慧型WTBOX多功能污水处理装置,完全具备这种特性。便于后续维护,装置放在农村运行之前,都已经在工厂调试好;工艺要求简单,只需要一个电机和水泵,甚至不需用电,只要有动力使装置内部盘片转动提供动力即可。在农村这一环境下,农民只需要考虑装置是否在转动,对维护人员的专业要求很低。

另外,该装置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进行远程管理。这个过程也相当简单,只需要监控水泵和电机有没有在运转,实现管理简单化。另外,装置还有防盗功能,只需锁定负责人手机,一旦装置遭到破坏,就会发送信息到负责人的手机上。该工艺的最突出的特点,即采用的地上式。目前很多地方还提倡地埋式装置,这种方式存在一个不安全的问题,由于装置埋在地下,检修和维护很不方便,专业要求高,同时可能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对维护工人也会有一定的危险性,做不到有效管理。因此,对于中、小规模的污水处理,我们倡导以安全、简单、长效、智慧管理为核心的处理工艺。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