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专家 >> 人物访谈 >> 

于广平:污水处理厂现场运行管理水平亟待优化

时间:2013-06-25 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 作者:张雅伟

——污水处理厂遇运行难题,面临工艺缺乏动态调控、抗负荷冲击弱、检测滞后、相关机构监管不力等现实问题,导致运行成本增大、利润空间减小,最后出现超标排放现象。污水处理过程节能增效优化运行技术可有效改善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

前段时间,南京市环保局通报了6家排污超标企业,其中3家竟是污水处理厂。这类事件并非一例,在青岛、长春也曾出现过污水厂超标排污的事件。人们很难相信,作为以净化水质为己任的污水处理厂,为何沦为排污大户。是无奈之举、事出有因,还是利益驱动,有意而为?该类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问题?该如何从根源杜绝? 我们有机会采访到了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以下简称广州沈自所分所)的于广平博士,请于博士谈谈他的看法。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于博士,您好,感谢您接受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的访问!最近南京3家污水厂因超标排污被市环保局通报,职责与行为的不匹配,让人们很难接受。您是怎么看待这一事件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于广平:污水处理厂出水超标,有多种原因在里面:1、日常工艺和设备运行操控不够精细,大多为根据专家经验的静态操控,遇到进水水质波动时,缺乏相应的动态调控策略,难以应付,导致处理系统失衡,或被破坏;2、现有工艺已无法完全适用当前进水水质特征,如抗负荷冲击弱、脱氮难以达标等;3、检测仪表不全,尤其是进水仪表,之前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大部分在进水处均未配置在线监测仪表,对进水水质变化的检测过于滞后,同时目前缺乏用于监测对生化处理影响大的异常进水的在线设备,比如对生物毒性或有机超负荷等参数的监测,导致难以及时对生化处理段进行运行调控,异常工况频繁;4、目前,部分地区由于工业经济的兴起,工业污水排量增大,而相关机构监管跟不上,导致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的比例逐渐增大,进水水质恶化,主要入水水质指标往往大幅超过设计值,给处理过程造成极大压力。

因此,部分污水处理厂出水超标排放,既存在主观原因,也存在客观原因。端正环境保护思想,提高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技术水平才是关键。

 

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  于广平博士

上一页 页码:[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