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专家 >> 学术专家 >> 城镇水生态与水资源 >> 

包存宽

时间:2016-07-13 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 作者:

当前的规划改革,规划环评自身不足给升级规划环评提出了要求。对比了规划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线性规划制度的错位。按照03年的环评法,对14个专项进行环评。而要求的是国家级、省级再到社区的市,也就是所说的地级市,县一级不管。规划体制方向首先是多规合一,多规合一下未来可能不是14个规划,规划的重心下沉到市县。从编制的技术规范,强调民主参与的过程。当前规划环评当中民主参与不足。

规划环评制度的设计,从当下规划体制和线性规划环境制度的错位,这是思考规划环境制度的起点。同步升级规划环评制度,为了减少、提高未来环评规划制度的阻力,如何提升规划环评的制度?

为充分发挥规划环评的生态引导和约束作用,需要对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及规划制度改革方向确定规划环评制度的升级要点,涵盖六个方面。通过促进不同规划的环评衔接以及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衔接,实现多方联动,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合力。通过明确不同层级规划环评之间的关系,突出各层级规划的环评重点,实现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之间的有效传导。通过落实规划环评制度与规划制度的协同,确保规划环评制度升级满足规划制度改革需求。通过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式的规划环评架构,响应规划制度改革的多元共治理念。通过建立强制性的评价程序和相关管理机制建设,提升规划环评的严肃性和强制性。确保以升级规划环评制度为契机,提升规划环评的有效性,进而发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作用。

 

一、通过规划环评促进不同规划之间形成制度合力。

1、扩大现有规划环评评价范围,体现评价全覆盖:将空间规划和发展规划等纳入规划环评范围,以"龙头规划"的"生态化"带动规划体系的"生态化",进而带动空间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化",实现发展生态转型。

2、通过空间规划环评明确其他规划环评、空间规划以及空间属性规划的可作为和不可作为范围,建立其他各类规划空间控制的"负面清单"。

二、建立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

政府划定了这块地的用途,出于公共的利益考虑,包括环境质量的改善。但如何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这需要市场的力量。两股力量就使这块的开发在有序、高效的特征情况下进行开发。

三、强调三级规划环评之间的衔接。就是国家规划、省级规划和市县规划。国家规划就是强调战略性,而不是具体的抓项目。省级是承上启下,规划的重心应该在市县一级。

四、落实规划环评制度与规划制度的协同。我们的评价和我们的评价对象本身的制度,这两个如何形成合力。空间规划和规划环评当中都强调了承载率,都强调了生态文明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五、注重多元主体参与式的规划环评架构建设。将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关系逐渐转变为政府协调、公众作为主体主动参与。

六、提升规划环评制度的严肃性和强制性。

七、其它的政策建议。从经济理论上说,权责边界清晰是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应差异化不同类型规划环评、不同层级规划环评的评价思路、评价方法和技术导则规范,界定清晰多元主体之间的权力边界和责任边界,通过效率提升,强化规划环评制度的有效性。建议以《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开展空间规划编制试点为契机,同步开展空间规划环评编制的试点探索和理论研究,通过完善规划环评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提升规划环评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结语:

感谢包教授从概念、规划、评价标准等方面给我们讲解城市与水的故事。城市规划要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升级环评制度,约束、实现现代生态文明。相信在城市规划、环评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与水的关系更融洽,我们的城市会更美好。即将于2016年8月16日在长沙举行的“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上,包教授将给我们带来题为“升级规划环评制度,以响应规划制度改革——基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思考”的专题发言,我们期待包教授的精彩发言。

2016(第十一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将于8月16-17日在湖南长沙召开。

此次大会水世界将承办以下:

➥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

➥水系统规划与水生态修复

➥城市综合管廊线规划建设管理

三个分论坛。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包存宽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