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专家 >> 学术专家 >> 城镇污水处理 >> 

杨敏

时间:2011-05-13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作者:

专家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专家职位: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专家职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专家领域: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利用工艺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污、废水处理设备 个人简历 杨敏,男,41岁,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 “百人计划”入选者。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2年3月于广岛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取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日本奥佳诺株式会社(Organo Co.)综合研究所从事水处理研究工作。1998年回国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的大力支持下,从有害化学物质等污染物质的转化机制和高效去除出发,充分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环境微界面原理,开展以(1)高效菌种、生物过程及高效反应器为核心的生物技术;(2)以化学氧化和微界面过程为主的物化技术及生物-物化耦合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形成了化学物质控制研究的方法体系,取得了若干具有创造性和广泛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回国6年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SCI论文27篇,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3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获授权专利3项。并于2005年3月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环境微生物研究方面,重点开发真菌生物资源,获取了多种高效菌种,探讨了真菌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开发了以酵母菌为主的真菌处理技术体系,并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应用于生物水处理系统的解析、模拟与优化;针对化学物质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系统开展了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NP)及其前体物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s)、多环芳烃、染料、抗生素等目标化学物质的生物转化研究,揭示了其生物降解规律,为上述物质的有效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擅长于将基础研究与实际问题的解决相结合,在深入系统的机制研究基础上成功地在宁夏和大庆实施了工业冷凝液回收(2400吨/日)和生活污水回用于油田回注示范工程(10000吨/日)各一项;在近年来一直困扰我国油田生产的高稳定性聚合物采油(三次采油)废水的处理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于2004年底在胜利油田成功实施了现场实际规模(18000吨/日)生产性实验。上述工作在国内外环境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杨敏研究员目前主持并承担了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在内的国家级课题和中国科学院、省部委的重点科研项目。成功组织了多次大型学术会议。目前学术兼职包括中国化学会会员、化学会水处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理事、中国生态学会理事、北京膜学会理事、国际水质学会会员;《环境科学学报》、《过程工程学报》等学术期刊编委.

上一页 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