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地方水务 >> 

治污改革样本:绿色转型背后的“排污经济学”

时间:2018-05-0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李振

制造业大市佛山多年来面临着一个难题,即环境容量瓶颈。

“佛山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市,环境容量资源非常有限。”近日,佛山市环保局副局长陈振华对记者表示,大多数同佛山一样的城市都遭遇着同样的命运,即能源消耗和污染随着企业数量激增而加剧,环境容量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发突出。

2014年,佛山市开始探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改革,成为广东省首个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城市。排污权不再由当前行政分配、无偿取得,而是由市场竞争分配、有偿使用。

2017年4月1日试点正式推行后,佛山受理、办理、办结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申请企业超158家。其中,资源初始有偿使用企业61家,涉及有偿使用资金和交易资金约4488万元。

佛山的绿色转型发展势头也有了变化。2018年一季度,佛山地区生产总值2116.42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对佛山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62.9%。值得注意的是,佛山六大高耗能产业工业增加值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4%。

在陈振华看来,佛山绿色转型发展正是依靠排污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来破解生态环境容量之困。

变无偿获取为有偿使用

“首当其冲的便是对于企业经营成本和招商引资的影响。很多人担心政策加大会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佛山的区域竞争力。”陈振华坦言,作为一项试点政策,当时不但没有成功经验可循,还要承担失败的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佛山市环保局做了充分的调查论证。调研结果显示,据已有先行地区交易案例显示,排污权交易资金占项目总投资比例分布在万分之五左右,大部分企业有偿使用费用占年工业总产值小于0.05%。从佛山产业政策考虑,新招商引进项目越来越倾向于低排放、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和企业,排污权交易政策对新项目招商引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试点改革当年(2014年),佛山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超过7600亿元,从事制造业生产的实体企业数量近12万家。通过对企业的摸底调查统计,超过91%的企业赞成佛山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

佛山排污权改革背后,也有中央政策加码的压力。早在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就在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中提出,要将“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作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环境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更是确定了逐年减排、控制总量的目标。

环保治理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压力,还有来自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巨大需求。

陈振华对记者分析,之所以政策能在佛山顺利推行,一是佛山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排污权交易潜在市场活力;二是制造业是佛山建市之基,要想实现制造业绿色崛起,必须要实施体制机制改革。

在经历了部门一件征求、风险评估、企业意见征询、专家论证、公开听证和合法性审查等环节后,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政策于2017年4月1日正式实施。

使用、交易金额超4488万

2017年下半年开始,有偿交易业务量逐步增长。

数据显示,政策正式推行一年来,佛山受理、办理、办结了158家企业的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申请业务。其中,自愿初始有偿使用企业61家,涉及有偿使用资金和交易资金约4488万元。

试点中有两项措施收效显著。佛山以此为契机,建立了排污权出让调控机制,坚持区域环境总量指标的“天花板”不突破为原则,坚持“多收少放”甚至“只收不放”。以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为例,2017年佛山市分别收储677吨和2182吨,但实际出让仅9吨和133吨。

为进一步压减重点行业排污,佛山对企业实施总量与浓度“双监控”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对产污、治污、排污全过程进行监控,包括生产环节的设备联动监控、重要的治理设施开启状态、药剂投放状态监控、中间用水排水等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以陶瓷企业为例,昔日因陶瓷产业的粗放生产,南庄绿岛湖曾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如今这里千亩水面荡漾、空气倍加清新。陈振华表示,正是由于根据环境质量情况反推确定企业排放总量,倒逼企业提标改造或压减产能,才让企业向绿色制造业转型升级。

有偿使用相比无偿获取,何以带来如此大的变化?

在佛山市副市长赵海看来,依靠行政手段推动环境治理,由于缺乏市场化激烈措施,企业治污更多是被动行为,很难发挥企业治污主体的责任和积极性。

2014年,佛山推行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改革,则是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推动企业主动、自觉开展环境治理工作,激发企业自主减排。

陈振华称,排污权带有经济属性,在资源有偿和市场竞争机制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能够最大限度促进佛山稀缺的环境容量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同时,以权属的形式明确企业拥有排放污染物的权力,也大大增强了企业的信心,提升了企业发展自主权。

“以前企业治污没有动力,基本上处于‘要我治污’的状态,佛山陶瓷行业一度成为被重点治理的行业。”广东强辉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霍顺娟对记者说,“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推行后,我们通过加强自身升级改造,有了可以用于交易的富余排污指标,企业治污减排的动力更足了。”

水世界社区,让水处理更简单!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