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地方水务 >> 

环保督察“回头看”:江苏化工的阵痛与重生

时间:2018-07-12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步雪琳 范晓黎

被曝光后,“两灌”化工园区开始全面停产,彻底整治。与之前繁忙的生产景象相比,如今的两个园区都略显冷清,道路上很少有车辆,工厂内除了部分进行治污设施改造的工人留守外,其余工人全部带薪放假。一家企业的电子显示屏上赫然显示6个大字:“企业全面停产!”

化工园区的产值占到灌南县工业产值的1/3,占到灌云县工业产值的60%以上,其全面停产对两个县的影响不言而喻。“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的地区,旧产业集中淘汰,新产业弥补又需要时间。”李健说,“给地方的影响确实不小。”

如果能够转移,企业自己就搬走了,可是现在全国化工企业的标准都在提升,企业就想死守在这里,这也给整治带来一定困难。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李强说:“尤其目前化工产品价格增长很快,利润更高,整治的难度和代价也更大。”

■决心

“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这种变化通过中央环保督察,特别是此次“回头看”传递给地方政府和企业,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党中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追求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决心。这种决心一旦内化于心,立即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事实上,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意见反馈后,江苏省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整治。

2016年临近岁末,一个代号“263”的行动计划在江苏省掀起不小的震动。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两减六治三提升”,“两减”中的一项就是“减化”, 通过关停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重组一批,实现全省化工行业的整体提升。

成效不能无视,但是此次“回头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充分说明,江苏化工产业的彻底转型任重道远。

“我们不回避问题。”李强说,“但是我们有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来解决问题。不光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生态账。”

说起算账,灌云县委常委谭树林连连感叹:“灌云县的化工园区成立十几年,税收30多亿元,2016年以来环境整治就投入36亿元,后续修复需要投入上百亿,对环境影响大,老百姓也不满意,这个账一点都不合算。”

痛定思痛,谭树林说:“转型的阵痛必须承受,不能为了眼前的苟安失去未来发展的机会。一定要脱胎换骨,不能让历史的问题成为历史。”

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时,刚刚上任不久的灌南县委书记李振峰和县长商振江就因为园区的环境问题背上了处分。随后,在他们的合力推动下,灌南县完成了对化工园区防护距离内1300多户居民的搬迁。然而,今年4月,两人再次承受巨大压力。

“这次是产业的转型,也是我们发展观念的转型。”商振江说,“书记和我都说,园区的所有整治都要在我们任内彻底完成,我们身上背的处分决不能再留给下一任。”商振江甚至向市长作出书面承诺,今后园区再发生企业大规模偷排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就引咎辞职。

目前,“两灌”园区内所有企业污水管道全部实现“明管高架”,雨水明渠排放,开展地下清管行动,不允许地下再设任何管道,消除废水偷排的隐患。

韩尚富介绍,此次整改园区和企业必须全部按照省里的要求逐条对照落实,经省、市、县三级环保、安监、消防部门全部验收合格才能复产。前段时间,灌南县园区内的一家企业停产期间想擅自处理物料,被查出后,县里立刻做出关停决定。企业根本没想到县里态度这么坚决,处罚会这么严重。

“很多企业在观望,看政府的决心。”商振江说,过去整改时,一些企业应付一下,拖一拖,风头过去就复产了。“这次我们让企业彻底打消这种念头。”

连云港市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今年4月“两灌”园区被曝光后,市长方伟主动提出亲自分管环保,由此带动区县、乡镇都是“一把手”分管环保。

政府的决心带动了企业的决心。灌南县一家化工企业主动增加300万元投入,把企业进入污水处理厂出水的COD从1000毫克/升降到500毫克/升。

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这次整治我们认识到,只有园区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企业才能正常生产,所以我们要主动给污水处理厂减轻负担。而且现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有时标准提高后新上治理设施的时间非常紧张,我们干脆做到前面。”

李占超说,能留下来的企业都支持环境整治,甚至希望政府更加严格,他们认为虽然环保成本提升了,但是产品价格也能上涨,不规范的企业整治了,市场环境更好。

■契机

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常州市金坛区投诉最多的就是培丰化工园区异味扰民。信访转办后,一道难题摆在金坛区区长沈东面前。

江苏省要求化工区边界与居民区之间的隔离带在500米以上,培丰园区要满足要求,需要投入5亿多元资金对周边500多户居民进行搬迁。从园区自身的情况看,企业工艺落后,设备老化严重,周边居民反映强烈。由于园区面积太小,企业之间没有任何消防通道和安全距离,企业也无法再扩大生产规模。

“之前也想拆,但是一直下不了决心。”沈东说,中央环保督察把政府、企业、员工、百姓的思想都统一到一起,“思想通了就好办了,我们最终决定彻底取消培丰园区的化工定位,对所有企业实行关停并转。”

如今,园区所有企业都已停产,部分企业已经在进行装置拆除。所以此次“回头看”,沈东显得比较轻松。

通过中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的推动,完全没有整改希望的园区和企业正在主动或者被动地退出,但是常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周忠华也提出,“减化”是调整化工产业结构,并不是简单地一减了之,还要做加法,让化工产业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工艺落后的化工企业怎么治理最终都难以完全达到环保要求,要通过技术进步和工艺提升,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让行业健康发展。”

李强认为,化工产业不能只局限于制造业,“这部分利润率是最低的”,要全产业链考虑,从设计、研发到营销、物流、金融,把价值链向两端拉伸。

上一页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