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及15万人;2020年中心城和城市副中心自备井将全部置换为市政供水
近日,大兴区育龙家园小区,接入市政自来水后,小区自备井已经封存。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近日,育龙家园小区自备井置换完成后,小区居民李阿姨家的水龙头流出了清水。
北京今年将完成269个单位的自备井置换。记者昨日从市发改委了解到,2017年,北京完成了200个单位的自备井置换,到2020年底前,中心城及其周边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和城市副中心,基本实现生活用自备井供水全部置换为市政供水。据测算,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20亿元。
市发改委基础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市政府印发的《加快推进自备井置换和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工作方案》,2020年底前,中心城及其周边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和城市副中心,基本实现生活用自备井全部置换为市政供水,基本完成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
根据计划,北京3年内要完成1033个单位自备井置换和1223个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其中,2017年已完成200个单位自备井置换、75个老旧小区内部供水改造;2018年计划再完成269个单位自备井置换、379个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
市发改委还加大了管网改造的资金支持和保障力度。按照方案,配套市政供水管线建设、住宅小区内部供水管网改造所需资金,由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安排50%;市自来水集团自筹50%;社会单位内部供水管网改造资金由产权单位自筹。
初步测算,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20亿元。
据了解,自备井主要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以解决生产生活用水,同时向周边居民和单位供水。但随着北京水资源严重短缺,深层地下水超采严重,自备井供水问题也越发突出。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老旧小区和自备井小区供水问题较多,如年久失修、管材落后导致水压水质不稳定,改造后能保证供水水压,也改善了水质。更重要的一点,通过置换对供水水源进行调整,可减少地下水无序开采,保护地下水源。
“自备井带来的后果是地面不均匀沉降,尤其是东部地区,这种沉降特别明显。比如马驹桥、朝阳东部地区。沉降对建筑物、地貌的构造有很大影响。现在北京压采地下水主要是为了解决地面沉降,缓解地下水资源透支。”市自来水集团自备井置换办公室副主任张海祥解释。
今年,随着北京供水水厂和供水管网建设,市政自来水供水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南水北调水进京之后,北京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得到大大改善,具备了对老旧小区和自备井单位的管网改造和置换的条件。
张海祥估计,今年完成269个单位自备井置换后,可改善15万人用水问题。
由于吃水问题,家住大兴区育龙家园的李阿姨糟心了好一阵子。
去年开始,她家自来水一直非常浑浊。“水不敢用来做饭,冲完马桶也有厚厚一层沉积物。”李阿姨说。
不仅李阿姨家这样,整个小区的自来水都是浑的。后来物业查明,是小区自备井井壁坍塌所致。
育龙家园小区位于大兴区旧忠路,建成于2000年,共有24栋居民楼,用水人口约2600人,但仅有1眼自备井供水。去年,自备井井壁塌陷,造成小区用水长期发黄发浑,没法满足居民日常用水需求。物业只能协调市政供水车,解决日常用水。
育龙家园小区物业经理周晓广告诉记者,自备井取水后原本要经过三层净化,但井壁塌陷后,活性炭等净化措施已经不起作用,流到居民家中的水,就变得浑浊。
市自来水集团自备井置换办公室副主任张海祥介绍,目前,育龙家园自备井置换已基本完工,居民已经喝上了市政水。
记者昨日在李阿姨家看到,水龙头流出来的已经是清水。这水还是远从几千里外来的“南水”。张海祥介绍,育龙小区接入的是郭公庄水厂的水,也就是“南水北调”的水。
喝上“南水”,首先一点是硬度降低了。张海祥解释,育龙小区之前用的自备井,水质非常硬。“硬度是指钙镁离子含量,一般来说南城自备井供水的硬度在430毫克/升左右,而按要求硬度指标是不能高于450毫克/升。改造后喝的郭公庄水厂的水,硬度顶多160毫克/升。
除了水质变好,小区的供水管线也得到优化。
据介绍,育龙家园小区此前供水管线为PE管材,使用时间较长。在改造施工中,自来水集团新建供水管线1710米,更新改造闸门、消火栓等附属设施16座。
“主管道用球墨铸铁管,内壁有水泥砂浆内衬,不易生锈。北京新机场的供水管也使用球墨铸铁管,使用寿命超过50年。”张海祥说。
此外,自来水集团还计划将育龙小区户内水表更换为电力远传水表,减少入户查表对居民的打扰。李阿姨说,以前是物业派人查水表,交水费也得去物业。“接入市政自来水后,用手机就能交,方便了很多。”张海祥说。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