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我们明确了疫情期间废水处理管理要求。下发了相关通知,对定点医院、集中隔离场所、接收医疗污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农村医疗污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要求。疫情期间,定点医院、集中隔离场所等产生的污水按照传染病医疗机构污水进行管控,执行更严格的排放要求。
我们还配套了应急方案,指导各地以收集处理、规范消毒两个环节为重点,密切关注粪大肠菌群数、总余氯两个核心指标,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化学药剂消毒、专用设备消毒措施,并对污泥进行规范化处理处置。
同时,我们组织全面排查。督促各地以定点医院、接收医疗污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以及集中隔离场所为重点,对污水收集处理、规范消毒等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监管服务对象全覆盖。对排查发现的问题,拉单挂账,明确整改要求,对重点问题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作用,加强技术指导和帮扶,推动问题迅即整改。
记者:排查发现了多少问题?
水司:截至目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定点医院2724家,接收定点医院污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2114座,集中隔离场所6190个。累计排查发现无治污设施、未正常运行治污设施、末端消毒落实不到位等3类343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目前,全国医疗废水处理处置平稳有序,全部定点医院、接收定点医院污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以及集中隔离场所均严格落实消毒措施。
2020年1月30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记者:备受关注的雷神山、火神山医疗废水、废物处理处置情况如何?
水司: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是临时性医院,建设速度快,接收病人多。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置面临的情况复杂。对此,生态环境系统高度关注,全力支持。治污随整体建设一同开展。生态环境部组织国家水专项团队,协助开展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设计图纸审核、设备选型,编制《武汉“小汤山模式”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方案》。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派员在现场提供指导服务。
火神山医院建设2条960吨/日污水处理设施,总处理能力1920吨/日。排放口建设流量、余氯、粪大肠菌群、化学需氧量、氨氮、pH值等在线监控设施。雷神山医院污水处理能力1200吨/日,采用MBBR等工艺处理后经市政管网排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处理。火神山废水经管网排入石洋污水处理厂,雷神山废水经管网排入黄家湖污水处理厂。两所医院污水消毒后总余氯浓度满足有关标准要求。
自疫情爆发来,湖北省在武汉市建立了省市区三级生态环境系统现场执法检查帮扶机制,对两所定点医院医疗废物转运及污水处理、医疗废物暂存库等进行日巡查、日专报,确保涉疫医疗废物得到规范处置,保障涉疫污水稳定达标排放。此外,生态环境部协调有关单位,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提供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两所医院排水COD、氨氮、余氯等指标。
固体司:在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中,分别配套建设了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设计处置能力可以满足两家医院所产生医疗废物的处置需求。目前看,两家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平稳,基本能够实现“日产日清”。配套建设的处置设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为是首次使用,设备、人员操作等还需要进一步磨合。当处置设施停炉检修时,医疗废物可转移至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处置。
2020年3月8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护理人员在ICU为患者治疗。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记者:目前来看,湖北医疗废水废物处理处置还存在哪些问题和难点?将如何突破解决?
水司:按照生态环境部工作部署,湖北省持续加强对定点医院、接收医疗污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集中隔离场所的督促指导。总体看,湖北省医疗污水收集处理工作平稳有序,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难题。
主要包括部分地市还有少数定点医院没有建成污水处理设施;集中隔离场所量大面广,一些地方市政污水收集管网没有全覆盖。针对上述难点,2月16日,生态环境部出台了相关《补充意见》,明确在当前应急状态下,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定点医院和隔离场所要严格落实消毒措施,并将消毒达标后的污水,排入市政管网或通过封闭罐车转运至附近城镇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补充意见》既确保疫情防控下水生态环境安全,又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对推动各地迅即解决与疫情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但这些是应急措施,并非长远之计,要督促有关单位切实履行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加快补齐短板,尽早建设投运污水处理设施。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