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水业新闻 >> 地方水务 >> 

解读:《嘉兴市海绵城市设施运行管理技术指南》

时间:2020-07-03 13:05:08 来源:给水排水 作者:解明利 王贤萍

2.2 低影响开发设施运行维护研究技术路线

筛选平原河网区海绵城市建设常用的设施类型,对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绿色屋顶、雨水塘/雨水湿地、透水铺装、截污挂篮雨水口、预处理设施等设施开展养护方法的研究。以生物滞留设施为例,具体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生物滞留设施运行维护研究技术路线

03 指南内容简介

通过近2年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运行维护调查及养护研究,形成了《嘉兴市海绵城市设施运行管理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低影响开发设施日常巡查与养护、低影响开发设施应急响应与管理、低影响开发设施运行管理评价、低影响开发设施养护定额等几部分。

3.1 养护分级

为合理控制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养护投入,制定不同区域的养护标准和养护频率,《指南》中根据地区性质、城镇类型、地形特点、气候特征等因素,划定养护分级/分区,如表3所示。

表3 低影响开发设施养护分级/分区

 

注:①分级仅针对非植物部分,低影响设施内植物养护标准参考现行国家、省、地方园林养护标准,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宜进行测土施肥,病虫害防治应采用生物防治;②中心城区重要地区主要指行政中心、学校、医院、商业聚集区及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及水敏感地区等。

3.2 日常巡查与养护

(1)低影响开发设施日常巡查。

内容包括结构状况、运行状况及附属设施等,考虑低影响开发设施并不是独立可分割的基础设施,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日常巡查与养护应由专职管理人员或养护技术人员负责,与道路、绿化等同步巡查,并保持周期一致。

(2)定期检测。

低影响开发设施定期检测项目分为功能性检测和结构性检测2类,如表4所示。

低影响开发设施定期检测周期参考现行排水管网、道路相关标准确定,见表5。人口密集、洪涝灾害易发区域检测周期可相应缩短。

表4 低影响开发设施主要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表5 低影响开发设施主要检测项目检测周期

上一页页码:[<< 1 2 3 >>] 下一页共3页

水世界社区,让水处理更简单!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