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上海加强管网水质管理情况,多年来水厂出厂水平均浊度0.08 NTU,管网水平均浊度保持0.11 NTU,仅增加0.03 NTU,采取管网补氯等措施降低出厂水余氯,使管网余氯更稳定平均,改善供水口感。开展管网综合指标检测,科学评价管网水质,确保管网水质。对上海二次供水改造提出设想和建议。
供水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原水、制水、输配到二次供水,整个系统各个环节都需要加强水质管理,才让用户用上好自来水。上海市中心城区供水基本情况,中心城区有15家水厂,供水能力856万m³/d。中心城区管网输配基本情况,DN≥100管网长度共18 139 km,其中灰口铸管4 212 km,占23.22%,钢管874 km,占4.82%,球墨铸铁管8 570 km,占47.25%,球态铸铁管87 km,占0.48%,PVC管1 675 km,占9.23%,PE管2 369 km,占13.06%,其他管材352 km,占1.94%,上海中心城区DN≥100管材以灰口铸铁、球墨铸铁、PVC、PE管材为主。中心城区共有54座泵站,其中水库泵站34座,库容量约73万m³,增压泵站20座,构成上海市供水输配系统。
上海市中心城区约有14万个水箱,地下蓄水池约7 000多个,平均供水压力200 kPa,1~3楼为直供水,4楼以上为水箱供水,构成了上海市二次供水模式。2019年底,2000年以前建设的房屋均进行二次供水改造,供水部门接管,但供水模式没有变化。
加强管网水质管理,管网水平均浊度逐年下降。
2018年底中心城区有617个采样点,150多套管网在线水质浊度、余氯仪,供水企业每个管网点每月检测二次,供水调度监测中心监管每月监测一次。
表1是上海15家水厂36根主要出厂管每小时一次出厂水浊度监测数据,每月约26 000个数据,全年约312 000个数据平均值,以及供水调度监测中心全年6 000多个管网水样监测数据平均值,由于加强管网水质管理,近10年管网浊度逐年下降,管网浊度增加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表1 近10年出厂水、管网水、管网浊度增加值(单位:NTU)
2000年时上海出厂水平均浊度0.31 NTU,管网平均浊度0.55 NTU,增加值0.24 NTU。
2.1 思想重视、全员参加、制度保障
以前认为保证供水水质主要是制水部门的工作,供水管理部门很少参与水质管理工作,但供水水质提高需要全过程控制,尤其管网水色度、浊度、余氯等指标与供水部门有密切关系。2000年以后,上海要求供水部门加强管网水质管理,出厂后的浊度增加值作为供水部门的一个考核指标。供水部门有专门的管网水质管理人员,有的还成立管网水质管理部门,层层落实,制定一整套管网水质管理制度。
2.2 制定新铺、改造管网冲洗制度
一般管网冲洗水量是管网容积的10~13倍,主要靠排管把管内清理干净,而不是靠冲洗。新铺和改造一定口径管网均要召开例会制定水质方案,并严格执行。上海地标实施,管网冲洗浊度验收标准也相应调动为0.5 NTU,同时制定管网冲洗阀门开启制度,管网阀门开启速度与管网水质有密切关系,因而管网开启必须要满足水质要求,根据管网水浊度情况调整阀门开启速度,如管网水浊度超过0.5 NTU,阀门就停止开启,有些阀门开启需要几天才能完成。
供水部门制定三对冲洗制度,不同季节对管网末梢和管网薄弱环节安排不同管网冲洗制度,确保管网水质。
制定每年的管网改造计划,不仅管龄长的管道要进行改造,对管网水质影响严重管道也要制定年度改造计划。
2.3 加强管网水质信息管理,进一步提高供水水质
(1)上海市在管网泵站安装150多套在线水质仪表,动态了解管网水质,基本每3个人工采样点设置一个在线水质点。2010年前,上海已在管网和泵站安装了150多套在线水质仪表,将在线信息及时传送至供水管理部门和政府监管部门,实时了解管网水质动态,管网水质有问题及时处置。
(2)供水管理部门负责3类水质投诉处置工作,水质问题及时提交至供水管理部门处置,做到件件有落实,尽可能减少重复投诉。
(3)供水管理部门负责管网和二次供水采样点设置维护工作,管网和二次供水水质检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确保各项指标合格。
2.4 合理科学制定管网综合指标
(1)不同季节制定不同出厂水余氯要求,因为夏天管网余氯消耗较多,可适当提高出厂水余氯,并要求一厂一方案制定出厂水余氯要求,根据水厂供水范围及管网余氯情况,精细化管理,同时要求水厂出厂水余氯保持稳定,做成直线,用中心度考核水厂出厂水余氯。如出厂水中心度余氯0.9 mg/L,出厂水余氯在0.8~1.0 mg/L合格率要达到95%。
(2)充分发挥场外水库增压泵站补氯作用,上海中心城区现有54座水库和增压泵站,每个泵站均有补氯设施,适当降低出厂水余氯,保持管网余氯平稳。
(3)每个管网采样点余氯不能小于0.30 mg/L,因为上海中心城区二次供水仍有14万个水箱,夏天水箱余氯每天降低40%,确保到用户余氯大于0.05 mg/L。如果某采样点余氯小于0.30 mg/L,附近泵站适当提高出站余氯,或管网点放水,加快水体流动,提高管网点余氯。
(4)上海根据原水水质情况,水厂采用游离消毒、化合氯出厂的消毒方式,管网中三卤甲烷不会增加,管网余氯降低速度较慢。如2018年出厂水和管网水中三卤甲烷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